4月24日,首都师范大学自主设置“基础教育学”二级学科专家论证会在教育学院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共邀请了八位知名学者担任专家组成员,包括清华大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谢维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顾建军,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褚宏启,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总校长刘长铭,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秦惠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苏君阳,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阎凤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张斌贤。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海梁,研究生院副院长尚媛园,教育学部主任委员石鸥,教育学院院长张爽,学前教育学院教授康丽颖,初等教育学院院长李敏,教育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及教育学科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谢维和担任专家评议组组长。会议由尚媛园主持。
李海梁代表学校致辞。他指出,首都师范大学姓“师”,长期以来服务首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建校70余年来在基础教育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基础教育学”学科建设将进一步整合学校现有服务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力量,有效破解基础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彰显首都师大教育学科的贡献力。
张爽从学科基本情况、必要性和可行性、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科建设规划四个方面汇报了“基础教育学”学科论证方案。她表示,教育学科秉承“厚植人才培养沃土、深拓基础理论根基、勇担国家战略使命、深耕教育改革实践”的理念,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双向激活、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同频共振的鲜明特色,该学科的增设将进一步完善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的建设,提升服务党和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
谢维和组织各位专家围绕“基础教育学”学科定位、师资队伍、人才培养过程等问题进行了提问和讨论。评议组充分肯定了首都师大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前期积累,高度肯定自主设置该学科的必要性、重要价值和建设方案,一致同意首都师范大学增设“基础教育学”二级学科,并从学科建设的整体性、创新性、独特性、保障性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学科将认真吸收评议组专家宝贵建议,高标准、高质量完善学科建设方案,在此基础上扎实推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尽最大努力为中国特色基础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做出贡献!
(来源:教育学院;作者:杨阳;值班编辑:杨晓菲、何雨阳、杨渊凯;责任编辑:扈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