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星的英雄,心里住着雷锋的歌
2025-04-27 21:1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4 月 24 日 17 时 17 分,由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组成的飞行乘组,搭乘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 F 遥二十运载火箭的托举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开启为期半年的太空之旅。

陈冬是第三次出征太空,2016 年 10 月,他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驻留33 天,这是当时中国载人飞行时间最长的一次任务。2022 年 6 月,陈冬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和乘组在轨工作生活 6 个月,配合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和转位,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等任务……

作者和航天英雄陈冬(左)

陈冬和他的战友怀揣梦想、坚韧不拔、为国拼搏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国人。我想起两年前在一次活动中与他相遇的情形。他朴实、真诚、干练、睿智,一脸的灿烂。不仅矢志航天事业,而且对我军政治工作,对传播雷锋精神和红色文化亦有独到见解。他特别谈到,要直面互联网的挑战,实现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有机结合,达到政治工作的最佳效果,堪称新时代的雷锋……

我与航天城有不解之缘,先后6次来这里汲取精神的力量。其中,两次来此做汇报分享。曾拜访首任航天总工程师王永志。有幸采访6位航天员,他们都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成长的。在这里,我真切地感悟到航天英雄志在报国的远大抱负和坚韧品格。2024年8月11日,雷锋杂志社雷锋宣讲团在京举行雷锋精神进企业座谈会,大家慕名参观航天城。在具有标志意义的航天打卡地,我展示雷锋杂志宣传的航天英雄,介绍拜访几位航天员的前前后后,大家都感到特别的新鲜。

杨利伟: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作者与中国首飞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左)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整,杨利伟搭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变为现实。我说:“您太了不起了,您的英雄事迹将永载史册。”他淡淡地说:“谢谢!主要是我们的国家强大了。”

和雷锋一样,杨利伟从小酷爱读书,崇拜英雄,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当年神舟五号成功返回着陆场,现场一位记者情不自禁地喊道:“杨利伟,我们接你来啦,对全国人民说几句话吧!”杨利伟说:“我为祖国感到骄傲。”在航天员心目中,祖国和人民利益永远高于一切。

刘洋:崇拜英雄,敬仰英雄

作者和航天英雄刘洋

2013年1月9日,我见到女航天员刘洋,那是在老将军阴法唐中将参加的一个大型活动上。主办方邀请老首长讲话,又顾虑首长一激动,讲话时间控制不住,要我和首长讲这个事,并在舞台后面及时提示。活动开始前,在接待室见到了航天员刘洋。刘洋向老首长问好,笑容可掬地和老首长交谈,而后俯下身子请老前辈为她签名。阴法唐亲历和参与平定西藏叛乱,指挥对印反击作战等重大事件,曾任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成都军区副政委兼西藏军区第一政委,是战争年代过来的一位传奇英雄。刘洋和老前辈见面的这个细节,诠释了这位航天员的内心世界,她崇拜英雄,敬仰英雄。

刘洋把一切献给了航天事业,她也牵挂和眷恋自己的父母家人。神九乘组确定后,一天晚上她和爱人散步,对爱人说:“如果我真的回不来,变成了一颗流星,你一定要答应我两件事情:一是要帮我照顾好父母;二是娶一个会做饭的妻子。”她出征前为丈夫留下的2条遗言,感动了千千万万国人。是啊,英雄也有儿女情长。

景海鹏:主要是因为国家强大了

作者和航天英雄景海鹏(右)

2013年8月7日,和航天员景海鹏相聚。景海鹏是运城市安邑人,我当年即从安邑入伍。他说,我们有缘分。此时,景海鹏已两飞太空,事业如日中天,但十分谦和。我说,你是我们运城人的骄傲。他很认真地说:“主要是因为国家强大了、航天事业发展了,我们航天员才有机会。”他接着谈了他的家庭,尤其提到了他那勤劳朴实、以务农为生的父母,又谈了他走上航天员之路的点点滴滴。他1984年报名参加招录飞行员考试,却因为身体素质原因没有通过。和雷锋一样,景海鹏决不放弃,无论课业多重,每天都要坚持跑步,增强体魄。眺望远方,保护视力,最终实现了理想……

那次三弟也参与相聚,分别时一起合影留念,景海鹏执意要我居中。他说:“您是大哥,居中是必须的。”得知这些细节,著名家庭婚姻问题专家周永琴教授发微信给我:“低调而高尚,令人肃然起敬的大写的人。”

2016年11月18日,景海鹏再次出征太空,成为首位3次出征太空的英雄。

翟志刚: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

2018年11月10日,北京市西城区军休六所组织参观航天城。军休六所老同志大都是当年闻名全军全国的新闻高手。大家在航天城仔细参观了航天员训练场馆,听解说员介绍了航天员的训练生活情况,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等。最后,领队的说,航天城特意安排航天员翟志刚和大家见面,参观立刻进入高潮。大家纷纷和翟志刚合影留念。

2008年9月27日,由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组成的神舟七号乘组开始飞天之旅。翟志刚第一次执行出舱活动任务时突发意外情况,轨道舱突然响起火灾警报。在此危急时刻,3名航天员决定改变出舱程序,先展示五星红旗。翟志刚说:“人回不去,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当时展示红旗,就已做好了牺牲准备。后经地面检查确认,轨道舱火灾警报为仪表误报,也算是有惊无险。但翟志刚和他的战友在危急时刻首先想到的是国家,这个决然选择,用行动诠释了航天员的职业信仰和追求。

刘旺:从小就热爱科学乐于助人

作者夫妇和航天英雄刘旺(中)

2020年11月8日,我到航天城参观,见到航天员刘旺。刘旺从小就学着雷锋的榜样,乐于助人。他小时候跟着心灵手巧的父亲,受到无线电、电子、机械的种种启蒙教育。冬天夜长,他总是提着用罐头瓶改造的煤油灯在前面引路,将一大群小伙伴挨个儿送回家,自己再回到离学校最远的村西的家。后来成长为航天员,刘旺一直保持这种良好的品质。

那天我在航天城一上午的活动,刘旺身穿便服,我竟没有认出来。临分别时,才知道这位山西老乡竟是大名鼎鼎的的航天英雄。因为都是地地道道的山西人,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他对我采写的《我们的太空游览记》等反映航天城红蓝融合的文章给予点赞,说:“好快啊,文笔真美,令我倍感温暖!”

近年来,我和一群志愿者来回奔波,义务挖掘抢救家乡八路军东渡史料,取得初步成果。家乡政府开始筹备建立八路军东渡纪念馆。他得知后打电话告诉我,不能忘记革命前辈,等纪念馆建成后他一定前去参观,并准备捐件纪念品以表达敬仰之情。他还写了感言和祝愿,期盼纪念馆早日建成……

王亚平:我热爱航天这个职业

作者与航天英雄王亚平

2021年1月24日,我到航天城学习和采风,见到英姿飒爽的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场的一位领导向她介绍说,他采访了300多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和英雄,做了一件前人没有做、后人没有机会做的事……王亚平笑着连连说:“太厉害了,向你学习……”

2022年8月18日,我对王亚平进行专访。这次专访,录音整理出来2.4余万字,让我了解到航天员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王亚平得知我一直在传播雷锋精神,对我说她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两个字:“热爱”。有了“热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她还认真地说:“雷锋是我们从小学习的榜样,从小我们就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我觉得雷锋精神的内涵也是很丰富的,但我的理解就是一种热爱,一种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一种炙热的爱。有了这种热爱,做任何事情都能做好。作为航天员,我热爱航天这个职业。飞天是祖国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也是带着这样的一种热爱和责任,所以我们也必须有像雷锋一样的担当奉献,才能把每次任务都完成好。我热切希望全国的小朋友们和我们一起向雷锋学习,心中所爱,执着追求,创造自己的闪光人生。”

后来,我在朋友圈分享见到航天员的信息。有网友发微信给我:“航天员个个都是‘超人’,你能见到他们并合影留念,肯定获取了他们的‘超能量’加持。”我说:“是啊!他们个个意志如钢、出类拔萃。没有见到他们,我也觉得他们非常神秘。和他们交谈,真真切切感受到他们是那样亲切随和、平易近人,像雷锋那样,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和力量。”

2025年3月5日,我在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和学子们探寻航天员的成功之路。我说,航天英雄,离我们很远又很近。很远,因为他们的岗位在太空,我们可望不可及。很近,他们身上所展现的平凡底色,像雷锋一样,我们人人可学,处处可为。他们是伟大而平凡的英雄。见到他们,受益无穷。听他们一席谈,浑身充满力量。

供稿:卜金宝

相关链接:卜金宝,二级英模,全国老兵宣讲团成员,雷锋杂志社雷锋宣讲团团长,原解放军报社高级编辑。


作者:

雷锋家园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