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以“知识产权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为主题的北京经开区2025年“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系列宣传活动主会场活动在北京经开区(北京亦庄)举办。现场,全市首家集“保护分中心、公共服务中心、运营中心、法官工作站”四合一的综合性服务枢纽——北京经开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大厅2.0正式启用;赋能知识产权价值释放的“星斗”大模型正式上线;4个“智权星”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项目签约;“知识产权运营合作生态圈”正式启动;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与经开区管委会携手发布《支持BioPark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倡议书》。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副司长彭文,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巡视员潘新胜,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梁靓出席活动并致辞。
△北京经开区2025年“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系列宣传活动现场。
全市首家
经开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大厅2.0
正式启用
“3、2、1,启动。”活动现场,随着启动仪式的成功举办,北京经开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大厅2.0正式启用。
△北京经开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大厅2.0正式启用。
为支撑经开区“全链条、一站式”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大厅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升级改造后的经开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大厅新增727.08平方米服务区域,成为北京市首家集“保护分中心、公共服务中心、运营中心、法官工作站”四合一的综合性服务枢纽,覆盖成果展示、业务受理、路演培训、行政裁决等七大功能区。
△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大厅2.0。
“我们希望通过全新版的经开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大厅和经开区‘四纵九横’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网络,为创新主体提供‘家门口’一站式专业服务,助力其在研发过程中轻装上阵、加速发展,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经开区科技和产业促进局有关负责人说。
一流营商环境赋能下,经开区知识产权建设硕果频出:2024年,经开区企业获得专利授权12707件,同比增长7.74%,其中发明专利授权7779件,同比增长44%;截至2024年底,经开区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7142件,较2023年增长38.65%;2024年,经开区新增12项中国专利奖,商标业务经开区窗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通报表扬。
AI赋能
“星斗”智能体•专利价值评价模型
正式上线
科技浪潮奔涌向前,人工智能发展势不可挡,当人工智能遇见知识产权,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活动现场,“星斗”智能体•专利价值评价模型正式上线,以数据驱动重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引领经开区企业实现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布局的全链条高效增长。
该大模型是北京亦庄科技创新有限公司基于国产可控大语言模型定制开发的科技数据AI平台,汇聚全球1.8亿+专利数据与3亿+科技文献,支持小时级动态更新,深度融合超百家企业的实际需求与业务痛点,自主研发国内首创的多维度专利价值评估系统、AI政策智能匹配模块,并搭载智能语义检索、AI专利伴读、AI撰写辅助等核心功能,能帮助企业快速定位政策红利,推动创新资源精准对接,同时为投资机构及园区招商部门提供专利价值诊断服务,助力构建从精准招商到产业聚集,最终实现链条协同的创新生态。
金融助力
3个月达成近2亿元知识产权融资
为有效解决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题,推动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本深度融合,在经开区管委会的支持下,经开区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创新推出“智权星”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依托“星斗”大模型对融资企业知识产权价值进行智能评估,为金融机构提供白名单,帮助科技型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获得融资。活动现场,建设银行与融为科技、中国银行与爱诺伟、北京银行与博雅工道,中关村担保与天地汇云4个“智权星”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项目分别签约,达成合作。“智权星”产品推出3个月以来,已促成近10笔合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近2亿元。
△4个“智权星”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项目签约。
为丰富企业融资方式,拓宽企业融资路径,经开区对亦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进行了推介。去年8月,经开区创新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推动区内首个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首创证券-亦庄知识产权1-10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顺利发行,储价总规模20亿元,成为北京地区专利二次许可模式知识产权ABS最大储架规模产品。
“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ABS)产品相比传统知识产权质押产品,融资规模更大、期限更长、流动性更强,且募集资金用途更为广泛。这有助于企业灵活调配资金,提高使用效率,还能提升企业市场知名度,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为知识产权后续维权、流转、交易提供价值参考。”经开区科技和产业促进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探索科技创新与金融融合,激发知识产权融资潜力,为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知识产权动力。”
多方协同
共建“知识产权运营合作生态圈”
北京经开区聚焦高质量发展聚变提升,着力推动产业成链集群发展,形成了“以四大国家战略为牵引、巩固壮大四大主导产业、全面布局六大未来产业、强化三个融合赋能、构建七大支撑体系”的“44637”高质量发展聚变提升战略。为进一步护航国际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建设,推动区域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与经开区管委会携手签订《支持BioPark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倡议书》。双方将围绕国际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建设,共同打造BioPark国际生物医药知识产权高地,积极探索知识产权服务重点产业的新模式,构建高水平、国际化的知识产权服务链条,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经开区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与经开区管委会携手发布《支持BioPark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倡议书》。
同时,“知识产权运营合作生态圈”正式启动,京东、史太白中国、华夏创新中医药研究院、经开区智能城市产业联合会、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亦庄科创公司、在京高校院所技术转移中心等单位参与启动仪式。该生态圈涵盖科技与产业资源整合、国际技术转移与商业化、产业协同与场景落地、专业服务与合规支持、创新源头供给等多个方面,通过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促进知识产权价值的高效转化与可持续发展。
△知识产权运营合作生态圈正式启动。
此外,在活动现场,2024年WIPO全球奖中国唯一获奖企业北京智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CEO史轶伦作为企业代表发言,分享了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方面的经验与成果。北京大学法学院刘银良教授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框架,以及药品专利、数据权益保护等细分领域的实务规则进行了全面细致地解读,帮助企业筑牢风险防控“防火墙”。
本次活动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指导,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和产业促进局、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主办,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经开区分中心承办,北京亦庄科技创新有限公司、中关村亦创知识产权科技创新联盟协办,来自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区内重点企业的约100名代表参会。
编辑:刘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