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是基层党建、治理、服务的基础性力量。在观音寺街道第十届“北京社工宣传周”座谈会上,老中青三代优秀社工代表以“现身说法”的形式,深度分享日常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实践经验与心得感悟。为此,观音寺街道推出“一线社工话治理”栏目,促进各基层党组织交流互鉴、互学共进,推动经验成果转化为引领基层治理的动力,推进街道社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李松2012年4月扎根社区,现任双河北里尚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四级人民调解员。李松作为社区主任,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秉持 “观民声、观民思、观民情”的“三观”理念,精心营造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社区价值氛围,引领居民树立正确价值观,携手为社区和谐发展添砖加瓦。同时,全力实现 “聚民心、聚民力、聚民事”的“三聚”目标,推动社区党建工作持续创新,构建社区治理崭新格局,为社区和谐稳定以及居民的幸福生活筑牢坚实的组织保障。李松2015年获得首都见义勇为基金会颁发的“社区安全保卫之星”称号。连续荣获2015年度、2016年度大兴区地震局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先进个人奖。他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已满13年,是社区居民心中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观民声聚民心,筑牢精神信仰家园
李松深知,民心齐,社区兴。而倾听民声则是凝聚民心的关键起点,他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以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作为黏合剂,将社区居民的心紧紧相连。为激发辖区居民的爱国情怀,弘扬红色精神。李松精心策划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他多次带队前往纪念馆等红色阵地参观学习,细致地为居民讲解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此外,他还定期组织居民观看红色影片并分享观影心得,交流内心感受,增强居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挖掘和宣传榜样力量方面,李松更是不遗余力。他深入社区的各个角落,发现并大力宣传优秀党员和先进个人事迹。不仅如此,李松还以聚民心、强治理、优服务为目标,积极打造双河北里尚城社区的融合型治理工作模式。在招募志愿者清扫社区的活动中,他通过多元渠道广泛宣传,详细阐述活动的意义和目的,调动居民的参与热情,带头参加清扫工作。在他的带动下,居民们纷纷加入,分工合作,彻底改善了社区的卫生环境。
观民思聚民力,搭建多元服务平台
观民思,而后聚民力。李松深刻认识到,只有了解居民的所思所想,才能有效整合资源,汇聚民力。他积极打造 “党建引领、居民导向、诉求导向、服务导向”的“沉浸式” 社区议事工作室,为居民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共商社区事务的平台。
在推动社区治理模式方面,李松全力落实“党员报到常态化、网格覆盖便民化、服务群众精细化、化解矛盾及时化、活动开展多样化”的要求。他建立并完善了党员报到制度,明确党员的服务职责和任务,鼓励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优化社区网格划分,确保每个网格都能覆盖到每一位居民,方便居民反映问题和寻求帮助。
李松注重加强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定期组织三方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讨社区的重点工作和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在畅通居民诉求方面,他建立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诉求反馈机制。线上,通过社区居民微信群平台,随时提交诉求;线下,在社区设立意见箱,并安排专人定期收集和处理。例如,在小区内安装充电桩的问题上,李松通过社区议事工作室收集到居民的需求后,迅速组织社区、业委会、物业以及电力部门等相关单位进行研讨。协调各方资源,确定充电桩的安装位置和数量,全程监督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他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了多次优化。最终,充电桩顺利安装完成,满足了居民的充电需求,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通过努力,社区的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居民的力量得到了充分汇聚,多元服务平台得以不断完善,从而有效减少了社区的12345投诉量。
观民情聚民事,开创社区治理新局
观民情,方能解民事。李松始终将居民的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作为工作的重点,畅通居民诉求表达渠道,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用心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双河北里西大院是居民自治小区,居民一直对小区的安全和停车问题感到困扰。李松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居民代表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他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对小区的环境卫生进行了彻底整治,同时安装了监控设备,引进了停车管理公司,加强了小区的安全管理。
此外,他还组织居民成立了自治管理小组,引导居民共同参与小区的管理和维护。在他的努力下,双河北里西大院的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也大大增强。
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李松以“三观三聚” 为抓手,成功开创了社区治理的新局面。在他的带领下,双河北里尚城社区正朝着更加和谐、幸福、美好的方向稳步迈进。
来源:大兴区观音寺街道
编辑:刘洋
审核:厉春 韩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