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人民政府2025年立法工作计划新闻发布会。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会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叶昶主持。北京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志伟就《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起草工作情况进行介绍。
△ 北京市人民政府2025年立法工作计划新闻发布会
北京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志伟:
《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起草工作情况。
一、立法主要背景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养老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
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工作。以地方立法形式规范发展养老服务,是北京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工作举措。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就制定《条例》进行立项论证,决定予以立项,2025年,正式启动《条例》草案起草工作,计划2026年提请市人大会议审议。
截至2024年底,我市常住老年人514万人,占比23.5%,已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口总量快速增长,高龄、失能老年人规模持续扩大,老年照护、就医、助餐等刚性需求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与此同时,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发展多层次、精准化的养老保障体系和服务供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近年来,我市按照养老事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事业、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以社会化、市场化方式系统破解超大城市养老难题,初步形成机构养老、居家社区养老、旅居养老相互衔接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底,机构养老方面,全市共备案养老机构577家,床位10.8万张。居家社区养老方面,建成105家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540家养老驿站、2410个养老助餐点和807个农村邻里互助点,基本形成“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旅居养老方面,依托各地养老行业协会,搭建“冬南夏北”旅居养老机构平台,上线7个省份144家机构,为北京活力老年人提供品质有保障的养老选择。特别是2022年以来,我们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构建完善以“一清单、一平台、一张网”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供给网络,形成了系列经验做法。这些被实践证明成熟有效的经验,需要从立法层面予以固化提升,为养老服务发展创建更加稳定和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同时客观来看,我市养老服务发展还面临诸多难点问题,如养老服务供需错配、养老服务人才短缺、医养结合有待深化、综合监管需要加强等,亟需通过地方立法予以破解。
二、起草主要思路
《条例》起草思路有以下四方面: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老年人需求。以“老老人”和失能失智老年人为重点,聚焦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助餐助急等最突出需求,通过立法强化兜底保障,为老年人提供贴心、便捷、专业的养老服务。同时,着眼于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切实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是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协同联动。坚持政府、社会、市场、家庭各尽其责,明确各部门在养老服务工作中的职责分工,打破部门之间壁垒,促进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实现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整体优化与高效运行,确保各项养老服务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实际困难。紧紧围绕本市养老服务工作面临问题,如城区与郊区养老服务设施错配、普惠性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不足、医养结合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根源,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法规条款,以法规形式破解养老服务领域痛点难点堵点,为养老服务工作提供支撑保障。
四是坚持首善标准,彰显首都特色。立足首都战略定位,充分借鉴外省市养老服务经验,结合本市丰富资源优势,高标准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力求在养老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智能化等方面,打造具有首都特色的养老服务品牌,展现首都养老服务的良好形象。
三、起草工作进展
去年我们开展了本市养老服务立法立项论证。今年年初以来,我们会同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工作机构、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司法局共同推进《条例》草案制定工作。重点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借鉴外省市经验做法,结合本市实际,起草《条例》草案。二是通过书面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20个市级部门、16个区和经开区管委会意见建议。三是赴朝阳、石景山、密云等区实地调研,当面听取街乡镇、养老机构代表、“老老人”的意见建议;四是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邀请养老领域有关专家、学者,从立法必要性、可操作性以及条款表述等方面进行论证。
《条例》草案主要内容包括规划建设、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扶持保障、监督管理等方面,涵盖养老服务各个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目前,我们正根据前期征求的意见建议,进一步调整优化《条例》草案框架结构,完善条款内容,草案内容成熟后,将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届时,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来源:北京发布
编辑:佳祥 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