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工大杜修力院士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他们,以劳动铸就荣光!
2025-05-01 11:3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图片

春末的暖阳轻抚着校园的砖瓦

光阴在晨昏间悄然流淌

在北工大,每一刻的校园记忆

都镌刻着平凡劳动者无声的坚守

他们以微光汇聚星河

让三尺讲台、方实验室、甚至每一条林荫小

都成为书写奉献的动人诗行

今天,让我们一起

向北工大劳动者致敬!

图片

4月28日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

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

汇聚起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磅礴力量

脚踏实地、奋发进取、拼搏奉献

一步一个脚印

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会上,2426人受到表彰

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修力

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

4月29日

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和模范集体表彰大会召开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毛圣成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马楠

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

建筑工程学院校友张强

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

图片

祝贺辛勤耕耘、不懈奋斗的北工大人!

和工小V起认识下他们吧~

全国先进工作者

图片

杜修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北工大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桥梁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他投身土木、水利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三十余年,以渊博的学术知识,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杰出的领导才能,为国家的防灾科技事业和人才培养作贡献,赢得了广泛肯定。

睿智创新,教学科研硕果累累

杜修力长期从事工程抗震研究,在强地震动模型和设计地震动估计、结构动力学与波动力学、结构-地基动力耦合分析、岩土类材料和钢筋混凝土构件非线性静动力学特性等基础理论与方法,以及结合高坝、核电、桥梁和地下工程等大型结构抗震设计分析关键技术难题与工程实践应用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级重大项目6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已培养博士后20余名、博士研究生60余名、硕士研究生120余名,并长期指导10余名青年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12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已培养毕业的学生中,6人获评国家级高层次领军人才,多人获评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1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逐渐成为所在单位的优秀学术和管理人才。

锐意进取,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九五”至“十三五”期间,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求,积极参与推动和承担了城市与重大工程抗震减灾领域多项国家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立项和研究工作,为解决我国重大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抗震安全关键技术难题做出了突出贡献。“十四五”始,针对川滇藏东高山峡谷区“川藏铁路”和“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迫切需求,带领团队攻克“高山峡谷工程区复合链生灾害风险推演关键技术”难题。2024年牵头组织(项目负责人)成功申报了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城市生命线工程系统抗震免疫基础理论与方法”。

团结务实,带领学科实现飞跃式发展

作为土木工程学科带头人,杜修力始终把学科建设作为首要工作推进。他凝聚集体智慧,依据自身优势和国家、北京市的重大需求,凝炼特色方向,围绕特色方向狠抓学科队伍、团队和平台建设以及学术合作与交流,整合优势力量承担了一大批国家和北京市的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并结合实际工程开展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学科声誉获得了极大提升,为学科发展和一流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北京市先进工作者

图片

毛圣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市科技新星。长期致力于金属材料微结构与性能研究,在实验新方法和高性能新材料领域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针对原子分辨原位实验力学技术瓶颈,作为核心技术骨干研制出首台宽温域原子分辨原位实验力学系统,攻克“高、稳、辨”技术难题,支撑我国自主高温合金突破性开发,推动原创技术产业转化,孵化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针对难多主元合金室温脆性世界性难题,提出负焓强韧化合金设计新理念,研制出性能指标国际领先的高强韧新材料,成果发表于《Nature》。创新构建“研教融通”教学模式,将前沿成果融入《微纳米力学》等课程建设,形成“科研反哺教学”良性循环。作为核心成员获评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分析测试科学奖特等奖、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表SCI论文100余篇。

图片

马楠,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青年北京学者。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智能感知与自主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CCF杰出会员,国家级一流本科负责人,北京市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创新专项负责人,北京市朝阳区“凤凰计划”领军人才等。长期致力于交互认知、机器视觉、无人驾驶,知识发现与智能系统领域的研究。以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得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二等奖,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带领团队师生近些年在国内外人工智能、智能驾驶等重要赛事获得9次冠军。已在IEEE TIP、TRO、TNNLS、TMM、中国科学:信息科学、ICRA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90余篇;主编专著和教材5部。

北京市劳动模范

图片

张强,北京建工养护集团科技检测处副经理。本科、硕士、博士就读于北工大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

匠心守初心,耕耘荣光

时光如水,昼夜不息

从0点至24点

在这片孕育梦想的校园里

无数北工大人正以自的方式

书写着新时代的劳动者故事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

这些平凡而闪耀的身影

见证由他们点亮的北工大24小时~

0:00-2:00

校园守夜人

图片
图片

当暮色浸染校园轮廓

巡检者的足音仍在走廊与车间回响

拧紧螺丝、校准数据

正是这些专业而笃定的身影

守护着每台仪器的“呼吸”

点亮了校园永不熄灭的灯火长河

2:00-4:00

生命守卫者

图片
图片

当急诊病例匆匆而至

医务室的他们迅速响应

为病患构筑起一道生命的防线

始终守护着师生的健康与安全

以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4:00-6:00

晨光唤醒者

图片
图片

晨光未醒时

扫帚与大地摩擦的沙沙声

是校园最早的晨钟

他们用弯曲的脊背

托起整个校园的黎明

6:00-8:00

校园焕新组

图片
图片

推着装满清洁工具的小车

从教室到走廊

他们深知哪个区域易藏污渍

哪个地方需要重点打扫

每一次弯腰、每一次擦拭

都藏着对校园的深情守

8:00-10:00

知识摆渡人

图片
图片

循循善诱,启智润心

四季坚守育万桃李

以渊博学识为墨

尺讲台为笺

他们是识的牵引者

更是灵魂的摆渡人

10:00-12:00

货架魔法师

图片
图片

弯腰检查冷藏柜的牛奶日期

顺手擦掉冰柜上的水雾

精准捕捉每一处货架的细微变化

快速补齐缺货商品

他们用双手编织着校园生活的便利网

用笑容传递着温暖与善意

12:00-14:00

能量补给站

图片
图片

随着下课铃响

同学们从教学楼走向食堂

食堂师傅们挥动锅铲

将满满爱心烹制成热腾腾的午餐

"同学要点什么?"

熟悉的问候温暖了每个午间

14:00-16:00

绿色卫士

图片
图片

顶着烈日修剪枝叶

用汗水维护校园的四季如春

不绝的剪刀声里

藏着他们对这片绿意的深情

16:00-18:00

科研护航者

图片
图片

他们总是最早来、最晚走

每个数据背后

都有他们严谨的把关

实验的科研探索

因他们的指引而方向明晰

科研路上的每个突破

都凝结着他们的默默坚守

18:00-20:00

暖心陪伴者

图片
图片

归寝时

宿管阿姨的笑脸

是最安心、最熟悉的存在

日复一日的值守岗位

她们,让宿舍更有温情

20:00-22:00

书香守护者

图片
图片

闭馆音乐响起后

他们还在电脑前核对当日的借阅记录

把还回的书默默归位

他们是书香的守护者

让图书馆永保持着令人安心的秩序感

22:00-24:00

校园夜巡者

图片
图片

手电筒的光划破夜色

他们轻微的的脚步声

是深夜最让人安心的摇篮曲

守护着校园的安宁

从晨曦到长夜

不同的身影匆匆忙忙

书写着北京工业大学的校园故事

用汗水浇灌希望

用坚守诠释担当

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身影

如星辰般永远镌刻在心间

让我们铭记这份奉献与付出

用劳动创造未来生活的华美篇章

图片

工小V推荐

加快推进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建设!北工大第七次教育教学大讨论总结会举

书香伴春色!BJUTers专属春日书单来啦,你pick哪一本?

秘!北导员如何圈粉无数🥰

来源:每一位敬业奉献的北工大劳动

文字:韦肖葳、雅涵、毛子渝

制图:杨舒灿、宫紫宸

排版:韦肖葳、邢艺凝

编辑:吕洋、韦肖葳、王晴

审核:钟嶷盛

版权声明:工小V原创不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图片



作者:

北京工业大学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