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如炬 匠心管城|范志红:把法条“唠”进商户心里
2025-05-01 18:29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平凡岗位守护万家灯火,点滴奉献铸就城市脊梁。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首都城管聚焦奋斗在执法一线的工作者,展现他们扎根基层、创新攻坚的奋斗故事,彰显城管人“中国梦·劳动美”的时代风采。

该专题人物事迹中,既有街头巷尾的“城市绣匠”,也有智慧治理的创新先锋。他们用脚步丈量市容精度,以科技赋能执法效能,在“接诉即办”中传递民生温度,于精细治理中诠释城管担当。这些扎根大地的奋斗者,正以星火之力汇聚成首都建设的磅礴动能,在新时代首都发展蓝图上镌刻着劳动者的荣光。

范志红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执法总队副总队长

“咔哒!”上午9点,市城管执法局执法总队副总队长范志红利落地将执法记录仪扣上肩头,对着仪容镜仔细整理着帽檐和衣角。“范姐今天又要出去啦,今天外面可特别热。”同事小张笑着递来防晒霜,她却摆摆手:“安全弦绷紧了,比什么护肤品都管用!”

在执法总队工作多年的范志红,一直跟燃气安全打交道,说起话来三句绕不开“安全”两个字。全市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期间,范志红带领队员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如履薄冰的警觉性高效推进工作,字斟句酌地制定系统排查整治方案,不断推敲完善每一个细节,从工作重点到检查流程细化,每一处都凝聚着她的心血。

为了确保整治工作高效推进,范志红加强统筹调度,每天分析全市检查数据,通过数据比对寻找弱点和不足,每周带队下基层,实地了解一线排查整治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工作方案。在她的推动下,全系统燃气安全隐患整治行动顺利开展,像一场场“安全保卫战”,将潜在危险逐一清除。

深耕执法一线多年的范志红,最擅长的就是把法条内容“翻译”成家常话,就连对检查对象常说的内容,她都编成了打油诗:“后厨前需切断阀,穿墙要有保护套;管道穿越设支架,附件管道便维修,用气设备前阀门,灶具装设熄火保;软管器具同寿命,报警性能须完好;泄漏燃气不聚集,管道涂黄勿锈蚀……”这些看似唠叨的叮嘱,实则是她结合数百次执法经验提炼的“安全密码”。

遇到不配合的餐饮店主,她不急着说处罚,而是耐心跟店主聊问题:“您知道吗?15斤的钢瓶爆炸威力相当于150公斤TNT炸药,能把两层楼炸成废墟。”她指着钢瓶底部积满油污的电线解释道:“液化气比空气重,泄漏后会像水一样往低处流,遇到电线短路产生的电火花,轰——”随着手掌突然展开的爆破手势,店主额头已渗出细密汗珠。见气氛凝重,范志红话锋转为关切:“咱们做生意都图个平安,您看这钢瓶外壳都起锈斑了,遇上静电特别容易窜火。”她掏出软布示范擦拭钢瓶:“其实整改不难,只要单独设置燃气区、铺设防静电胶垫,您有什么需要,我也可以帮助您……”这番将心比心的劝导,让原本梗着脖子的店主主动握住了整改通知书。

在朋友们的心中,范志红是典型的“职业病晚期患者”。外出聚餐时,别人忙着拍美食发朋友圈,她却总想看看餐馆的燃气间在哪;逛街偶尔看到违规使用液化气的流动摊贩,立即联系属地执法力量进行处置。有次在火锅店,她仅凭钢瓶角阀的锈蚀痕迹,就判断出超期未检的“黑气瓶”,惊得大家连连竖起大拇指:“您这眼睛比检测仪还毒!”这份敏锐来自十年如一日的钻研。她的办公桌上,《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北京市燃气管理条例》被翻得卷边。给一线执法队员进行燃气执法业务培训时,她几乎不用提前准备,教案内容都在她的脑子里。

暮色为城市披上金纱,范志红走出办公室。路灯下,她的影子与万家灯火重叠成温暖的剪影。或许正如她在安全生产执法培训课上常说的:“作为城管人,我们多流一滴汗,群众就少担一份险;我们多唠十句话,城市就多添百分安。”


作者:

北京城管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