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打造区域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2025-05-06 11:0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日前,以“聚焦核心素养,共探体育教学新路径”为主题的石景山区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实践系列活动在古城第二小学分校成功举办。活动通过课堂展示、专家点评、互动交流等多元形式,深入探讨新时代体育教学发展方向,为区域体育教师搭建高质量的专业学习平台。

记者了解到,石景山区依托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等专业力量,持续推进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工作,鼓励各校建立体育教师成长共同体,通过“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引领”等创新模式,推动体育教师队伍在运动技能、教学方法、安全保障等关键领域的专业能力提升。

2025年3月以来,聚焦体育教学实践,石景山区教育分院体育教研室采用“专家入校+课例研修+协同教研”的三维培养模式,由高校教授、教研专家、一线名师组成的9人跨领域指导团队深入教学一线,开展15轮次沉浸式听评课指导,足迹遍布北京市第九中学、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古城第二小学分校等8所中小学校,精心打磨出15节优质课例。通过分层分类的精准指导,实现300余名体育教师全员轮训,带动1000余人次参与合作研修,成功构建起区域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北京市“体育八条”政策从课程建设、师资培养、评价改革、安全保障等多个维度,为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锚定清晰方向。在当天的展示课环节,古城第二小学分校体育教师张勋带来《跨越式跳高》授课展示,通过趣味热身、分层练习、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技术要领,充分体现“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学校青年教师张韦的《校园趣味定向越野》课程同样亮点频出,通过设计趣味任务,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运动兴趣,展现了体育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创新实践。两位教师的课堂实践,彰显了体育教学从“教技术”向“育能力”、从“单一技能”向“综合素养”的转变。

据了解,2024年起,石景山区教委联合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启动“石景山区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该项目围绕学科育人能力建设、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和课堂教学反思改进机制构建三大核心目标,以系统化、多维度的专业支持,全力推动区域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参训教师在此次培训中收获颇丰,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反思与改进能力、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力均显著提升,累计形成300余篇教学反思记录。在结构化教学、大单元设计、差异化教学等课程改革重点领域,涌现出了众多创新实践成果。

(采写:付磊;通讯员:王洋;图片:学校供图;编辑:韩冲;复审:郝彬;核发:冉阳)


作者:

现代教育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