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教育系统“改革提质年”主题活动第一季度“育人榜样”①
2025-05-09 19:0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不忘初心 平凡伟大

榜样的力量

昌平区教育系统

大力推进“改革提质年”主题活动

展现一批改革提质新亮点

形成一批改革提质新突破

选树一批改革提质新案例

全力促进昌平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日

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

评选出2025年第一季度

“育人榜样”

其中

先进集体5个

先进个人8人

请跟小编一起

来了解先进集体

和部分个人的事迹吧~

英语教研团队

昌平区第一中学教育集团中滩校区

主要事迹

昌平一中教育集团中滩校区英语团队以“三思”课堂改革为突破口,深耕教研创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坚定践行者。全体成员在教研组长刘菊琳教师的带领下,围绕集团“改革提质年”目标,科学制定教研组与备课组计划,确立主题式教研活动形式,以开展集体研课标、AI智慧课堂专题打造、参与市区级教研分享所学所悟、借助专家进校园一对一指导研课等形式,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促进整体提升。英语组紧跟集团步伐,率先深耕AI智慧课堂。将AI技术融入日常教学,用AI精准赋能。每位教师利用智能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精准的学习评价。教师们积极组织学科实践活动,如“声随‘英’动,‘语’你同乐”E起唱比赛、寒假英语实践活动风采展、初二年级“读经典 伴成长”英语阅读分享会等,探索“英语+思政”融合路径。她们以实干践行初心,以创新驱动发展,他们用行动诠释着“育人无小事,点滴见匠心”的教育情怀,为培养“厚德、慧学、善能”的新时代守正学子贡献着智慧与力量。

小学部数学教研团队

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

主要事迹

小学部数学教研团队以“三维师德”培育体系为基础,设立党员先锋岗、师德微讲堂,实施“教育共富”行动,两度获区“优秀教研组”“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双荣誉,2人获区级“实干先锋”称号。

教研方面,创新“单元整体教学+校本1-4-4好课堂”双轨模式,承担400余节各级各类研究课,40余次国家级、市区级展示,30余项市区级赛课奖项,8项课题成果转化校本工具,60余篇研究成果发表获奖,形成“研教互促”的良性生态。

课程建设上,小学部数学教研组团队构建“数学思维训练”课程体系,与北师大合作研发“思维可视化”工具课程,获区级成果一、二等奖,承办市区课程展示3场。开设数独、趣味数学、与中央财经大学学生联合开设“少年财商”等特色课程。开发20余个跨学科案例,3项获市区级奖项。建立幼、小、初联合教研机制,促进学力衔接。

分层培养方面,“超越计划”实施跨班精准辅导,“星航计划”开展跨级思维学习,年授课量超200课时,每学期举办“基础素养挑战赛”,创新打造“思维节”品牌活动,有效激发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展现多元融合教育活力。

中学语文团队

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

主要事迹

师德师风建设是中学语文团队建设的重中之重。他们积极学习理论知识,参与各类警示教育活动,积极承担支教、跟岗任务,被评为首届“精研杯”优秀教研组,课题参与率达90%。在“非文学文本阅读能力提升”“贯通体制下的跨学科主题研究”等领域,开展了多项市、区级课题。90%以上的教师承担过全国、各省市、区教委、北师大共同体等平台组织的研究课,5位教师在“启航杯”“创先杯”赛课中获一等奖,5位教师的论文、案例、教学设计获市级一二等奖。多位教师参编教学著作和校本资源,参与区统考命题,积极带领学生参加阅读、写作、演讲、戏剧等比赛并获奖项。依据“双减”政策,中学语文团队积极优化课堂教学,开发校本资源,打造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完成多节新技术使用研讨课。他们开展名家进校园活动,邀请茅奖得主等知名作家为学生讲座,让语文学习更具人文性和前瞻性。

初中部英语教研团队

昌平区燕丹学校

主要事迹

燕丹学校初中部英语教研团队连续7年助力学校获评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优秀学校”称号,优势显著、成绩亮眼。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思政融合,是学校“大思政课视域下以研助教跨学科实践育人课程”项目的种子学科。形成跨学段教研共同体,开发绘本课程10节,发表、获奖论文5篇,高效落实中小学贯通培养机制。构建“基础+拓展+实践”三级作业体系,连续两年获评北京市作业设计一等奖。开设英语绘本阅读、趣配音等素养课程20门,覆盖学生500余人次,学生满意度高达98%。近年来,累计开展研究课30余节,组内全部教师获评区级“创先杯”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区级英语口语比赛一等奖10余人、累计获奖超50人次。

第一季度中,团队荣获昌平区首届“精研杯”中学优秀教研组二等奖;举办校级英语跨学科实践活动展演,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配音节目推选参与区级参评,获得一等奖佳绩。区级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实践研究》顺利结题,成果丰硕,团队整体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数学团队

昌平区回龙观第二小学

主要事迹

回龙观第二小学数学团队以数学工作室为依托、课题研究为载体、实践活动为抓手,深耕课堂教学研究,探索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培养“三有”少年。

第一季度中,主要从教研、课题、活动三个方面开展活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有效果,教师专业成长可见。本学期数学团队以“数感”“模型意识”为重点,历经理论学习——实践探索——优化推广的研究过程,逐步形成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以“单元教学”“真实问题情境”“作业设计”等为主题,已承办市、区级教研活动5余次。数学工作室已开展2轮次课例研修活动,并以校内视导为契机,打造15余节精品课例,提升课堂品质。课题方面,目前3项课题结题,1项课题已开题并开展实践研究。活动方面,首创数学文化节、研发“数学+生活”、“数学+科技”跨学科课程,开设重力棋、珠心算等校本课程。学生参与珠心算相关比赛获得个人奖项30余次,团队奖项10余次;教师在市区级珠心算指导活动中获奖30余次。

韩敏怡

昌平区前锋学校

体育教师

主要事迹

韩敏怡,中共党员,中学体育教师,昌平区骨干教师,国际级空手道裁判员,国家一级跆拳道裁判员,多次荣获优秀教练员荣誉称号。培养国家一级运动员10名,国家二级运动员8名,输送多名学生考入理想学府,多篇论文荣获国家级、市级一、二等奖。

在月度表现中,她科学辅导、全力备赛,助力李宇轩在2024年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勇夺桂冠,谱写了昌平体育的荣耀新篇。此外,在2024年12月带领队伍征战中国中学生跆拳道冠军赛,收获2金2银3铜的斐然战绩,个人也因此荣获优秀教练员称号。

来源:区教委“改革提质年”工作专班

审校:陈晨、杨蕊、徐昊、王丽娜


作者:

昌平教育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