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三江春耕插秧正酣 智慧农机领航千万亩稻田“科技范”
2025-05-13 09:5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初夏的北大荒,广袤稻田如镜面般波光粼粼,插秧机的轰鸣声与田间地头的欢声笑语交织成一幅现代农业的春耕画卷。作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正以“科技+农艺”双轮驱动,全面推进千万亩稻田插秧工作。数据显示,5月11日,日推进插秧面积91万亩,预计5月25日前全面完成插秧任务,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插秧现场

在建三江洪河农场智慧农业先行示范区,10余台智能插秧机以“雁阵”形匀速前进,将一株株健壮的秧苗精准插入稻田。这些农机搭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自主规划路径、自动转弯、集群协同作业,作业精度达厘米级,插秧深度、株距、行距误差不超过2厘米。

插秧作业现场

另一边,在红卫农场有限公司智慧农业先行示范区,火热地举办了水稻插秧劳动和技能竞赛。

水稻插秧劳动和技能竞赛

记者了解到,竞赛以团队形式展开,分为头脑风暴、眼疾手快、身强体壮、智慧耕耘等环节,通过协作完成秧苗的揭取和运送,比拼体力与团队协作,“智慧耕耘”环节考验选手操作智能插秧机进行插秧作业,从插秧速度、驾驶熟练度、插秧均匀度、直度、标准度等多方面进行比拼,全面检验选手的现代农业技能。同时,将竞赛过程中产生的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发展的实际动能,为现代农业生产注入强劲动力。

水稻插秧劳动和技能竞赛现场

下一步,红卫农场有限公司将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智慧农业技术优势,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创新开展各类生产劳动竞赛,激励各单位、各部门和广大职工树立创先争优意识和团结协作观念,树立红卫农场劳动竞赛品牌,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为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建三江分公司以“良种、良田、良法、良机、良制”融合为抓手,集成推广叠盘暗室育秧、侧深变量施肥、节水控制灌溉等22项绿色技术。在创业农场“我在三江有亩田”种植基地,技术人员依托天然土壤优势,采用人工插秧与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确保秧苗“绿色、有机”生长。同时稻田画创作同步推进,游客可体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农耕文化魅力。

“通过技术集成,我们实现了种子用量减少10%、秧田育秧时间缩短7-9天、亩均化肥减施15%、节水50立方米以上。”建三江农业发展部负责人表示,目前分公司已建成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院士工作站1个,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17项,农业科技贡献率达77.07%,科技成果转化率超98%。

等待插秧的秧苗

在建三江八五九农场“禾能空间”数智馆,游客可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一颗种”到“一粒粮”的全过程。依托“空天地人”一体化管理体系,种植户只需轻点手机,即可实时查看农机作业轨迹、土壤墒情、气象预警等信息。“我们为4681万亩耕地、26万个地块、56万种植户、78万台农机具建立‘身份证’,实现‘一图观家底’。”北大荒集团信息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通过北大荒农服App,农户可在线办理土地承包、农事服务、农业补贴等业务,智慧农业覆盖率超60%。

在这场与农时竞速、为质量拼搏的春耕战役中,建三江凭借智慧农业的强大赋能,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筑牢了坚不可摧的根基。一幅以科技为墨、以田野为纸的丰收蓝图,正徐徐铺展在北大荒的广袤大地上。

记者:刘畅 姜斌;摄影:杜宇华 厉远 王研博;视频:姚守平 刘畅


作者:

黑龙江新闻网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