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延庆分院成立
2025-05-13 15:3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幼儿园大班幼儿演示“沙发上的立交桥”城市交通创想方案、小学生指着亲手制作的航模将飞机飞行原理讲得头头是道、高中无人机社团将研究实践成果与大学和企业团队深入对接……在近日召开的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延庆分院成立大会暨延庆区“数学节”推进会上,记者亲身感受到科学教育为学生带来的成长与提升,以及延庆教育系统在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方面长期以来的探索与布局。

“由于数据偏差,长城阶梯与城墙的连接并不完美,这让我们感到困惑。后来,我们在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逐步进行了完善。”延庆区珍珠泉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杨博焱向记者展示他与同学完成的等比例微缩纸板拼插作品《万里雄关》。科学探索课程即使在这所只有20多名学生的农村寄宿制学校依然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根据现有条件,结合长城文化资源为学生积极搭建成长平台。

据了解,延庆区以此次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延庆分院成立为契机,以教育集团为育人载体,汇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实践基地和区域优质教育资源,采取“纵向贯通、横向多元”一体化培养策略,全方位构建有延庆特色的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依托青少年创新学院,延庆区将组建纵向教育集团为核心的课程联盟,制定《延庆区大中小幼贯通课程建设方案》,明确各学段培养目标。小学设“科学盒子课”启蒙兴趣、初中开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高中开设“大学先修课”,建立课程共建共享机制,形成“基础类-拓展类-创新类”进阶课程体系。同时挖掘长城、世园、冬奥地域特色,开发特色品牌课程,重点建设“长城课程”和“冬奥课程”,以无人机、新能源、生物多样性、地质环境等为主题场景深化特色课程开发。

活动现场,与会嘉宾为延庆第一中学教育集团、北京市八一实验学校教育集团两所延庆区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颁牌,并向北方工业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无人机学院院长董哲颁发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延庆分院名誉院长聘书。

北京教科院院长、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院长冯洪荣认为,创新人才培养应坚持“不离土、不离乡”以及“三个扎根”原则,即扎根课堂教学,确保学生在每节课都能得到创新体验与知识收获;扎根学校创新教育,积极开展各类实践创新活动;扎根学生实际生活环境,充分利用长城、世园、冬奥三张“金名片”,探索出既有本土特色又有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的延庆区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采写:本报记者 杨旭,延庆区教委宣传中心供图,编辑:赵翩翩,复审:李继君,核发:冉阳)


作者:

现代教育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