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俄国文学通史》”成果鉴定会在京举行
2025-05-14 09:5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5月10日上午,由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刘文飞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俄国文学通史》”成果鉴定会在京召开。

出席本次成果鉴定会的鉴定专家组成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陈众议、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建华、浙江大学教授吴笛、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杰、北京大学教授凌建侯。

会议开幕式由首都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李学文主持。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洛忠,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刘营致辞。

王洛忠指出,刘文飞教授带领团队历经七年潜心耕耘,现已顺利完成全部研究任务,形成五本总计220余万字的结项文稿,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体系最为严整的俄国文学通史著作。这部通史不仅是对俄国文学发展的系统总结,更是中国学者站在国际视野下对世界文学史的再熟悉,展示了中国在世界文学研究话语体系构建中的自信与担当。刘营指出,项目成果系统构建了兼具历史性、科学性与文化性的学术体系,是我国俄国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

项目组对研究计划执行情况、研究成果及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等进行了详细汇报。“多卷本《俄国文学通史》”研究内容涵盖从古罗斯时期直至20世纪末的俄国文学发展全过程,既有系统的历史梳理,也有对作家作品的深入剖析;项目文本兼顾文学史与文化史、思想史,为重建新俄国文学史观、建立俄国文学史研究的中国学派做出重要贡献,并为中俄“文学外交”助力添彩。团队发表论文53篇、专著30余部,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文学研究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转载,成果获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巴格诺、波隆斯基的高度关注与认可。项目组举办20余次大型学术研讨会,促成俄国文学史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诗歌研究中心、“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评奖委员会等在首都师范大学设立。刘文飞教授入选“中俄互评人文交流领域十大杰出人物”,获得“普希金奖章”等多项荣誉,并受邀担任托尔斯泰国际和平奖、俄罗斯大书奖评委。

成果鉴定阶段由陈众议主持。专家组认为,该成果材料扎实、论述严谨;跨学科视野使这部通史兼具文化史与思想史厚度,凸显中国学派特色;该通史的分期逻辑与国际学界形成对话,展现出中国学者的批判性思考;该成果标志着中国学者在国际斯拉夫学研究领域取得话语权。

最后,五位鉴定专家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并建议鉴定等级为优秀。

(来源:外国语学院;作者:黄小轩、王美妍;值班编辑:杨晓菲、何雨阳、杨渊凯;责任编辑:扈晓雨)


作者:

首都师范大学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