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日,北大生命科学学科迎来百年华诞,海内外院士专家、校友师生及社会各界代表齐聚燕园。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通过举办庆典大会、学术论坛、主题展览及校友交流等系列活动,全面展现北大生科百年发展的辉煌成就,生动擘画新时代生命科学发展图景。
3日上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100周年庆典在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李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种康,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何光彩,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旗煌,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原副校长、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陈章良,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宁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朴世龙,昌平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谢晓亮,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陈雪梅,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各高校和中学校领导,校内职能部门及院系负责人,产业界和社会友人,师生代表,离退休教职工代表,校友共计1600余人参加活动。庆典由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石长翼主持。
出席庆典活动的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匡廷云、朱作言、施蕴渝、张亚平、赵进东、朱玉贤、李林、张明杰、赵继宗、高福、程和平、宋微波、王福生、曹晓风、邵峰、季维智、刘耀光、汤超、董晨、杨维才、李劲松、宋保亮、段慧玲、高绍荣、时松海、颜宁,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黄晓军、金梅林,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邓兴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明国莉、宋洪军,英国皇家学会会士张晓东,生命科学领域相关学会负责人王韵、薛勇彪、黄波。
主庆典现场
生命科学学院百名师生共同演唱原创歌曲《百年追寻》,歌颂百年间生科先贤们不懈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
《百年追寻》合唱
朴世龙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北大生命科学近年来在高质量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并表示学校将生命科学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关键领域,在平台搭建、人才引进、学科布局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他期待北大生科矢志不渝传承求真务实、守正创新的科学精神,培育更多原创性科学发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多元化育人体系,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科交叉与国际交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学科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强与全球顶尖高校、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
李奕表示,北京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和科研事业,为北大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北京市教育系统将持续完善创新生态,加大重点平台投入,全力支持北大生命科学在生物医药、精准医疗等领域实现更大突破。
种康代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和中国植物学会,祝贺北大生命科学百年华诞,期待北大生科继续为增强我国生命科学研究的底层技术体系和原始创新能力贡献力量。基金委将继续强化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与北大生科携手共同推动生命科学的高质量发展。
全体参会人员观看纪录片《北大生科,百年潮头》,回顾北京大学生命科学100年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
陈雪梅在主题报告中从学科发展、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合作等方面回顾了北大生科从无到有、从旧到新,从新到再新到更新的发展与跨越。她表示,当前的北大生命科学已经形成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的强大优势,形成了国家级、省部级、北京市科研创新联合体,北大生科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不断创新产业教育,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以及企业的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续写下一个百年的新篇章。
许智宏欢迎广大校友回家,并表达了对学院发展的殷切希望。他表示,北大生科史是一代代北大生科人心怀梦想不懈探索的奋斗史,希望广大校友在重返学院之际,再次唤起心中的北大精神,继而在奔向下一个百年的大潮中继续圆梦。
谢晓亮表示,生命科学作为北大学科架构的“四梁八柱”之一,是北大理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希望北大生命科学成为国家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助力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人类文明和全球生命科学的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时松海代表兄弟高校致辞。他表示,生命科学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面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应心怀时代使命,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拥抱合作,在全球生命科学领域展现中国特色、作出中国贡献。
2021级本科生何海崟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她以传承为主题讲述了自己在生命科学学院的学习经历,并表示将牢记时代使命,发扬优良传统,为人类的生命健康事业贡献力量,让北大生科的薪火代代相传。
生命科学学院1970级校友、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甘忠如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他表示,母校教会他的科学精神和包容文化让他在创业中受益匪浅,这种科学包容之心也形成了甘李药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科学、极致。
庆典现场举行了甘忠如向北京大学捐赠签约仪式。
为感谢校友及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北大生命科学发展给予的支持与帮助,乔杰为甘忠如、金光集团颁发北京大学杰出教育贡献奖。宁琦为谢晓亮、朱慧秋、赵柏腾、邓祐才、宋晨枫和高欣欣公益基金会、丁友玲、王飞、姚纳新、曾钫、魏文胜、傅秋实、王春香、江苏省华泰公益基金会、乐施会(香港)北京办事处颁发北京大学教育贡献奖。石长翼代表北大生科一并向未到场的邵氏基金会、吕志和基金会、东宝实业集团、億方公益基金会、好未来教育集团等企业表示感谢。
北京大学杰出教育贡献奖颁奖仪式
北京大学教育贡献奖颁奖仪式
何光彩、龚旗煌为离退休教师代表张庭芳、陈章良、丁明孝、朱圣庚、吴光耀、于龙川、许崇任、高崇明、孙博宁、高凤茹等颁发感谢状,学生代表献花致敬。
敬谢师恩仪式
3日上午,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新“老生物楼”启用仪式举行,百余名师生共同见证这座承载生科人集体记忆的历史建筑焕发新生。修葺一新的建筑将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科研环境。5月3—4日,学院举办了不同主题的论坛,包括第二十七届全国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论坛、“贯通育人,协同创新”博雅共育论坛、“百载科韵,生之新章”学术论坛、“生科百年,聚贤兴邦”产业论坛、“百年生科,职引未来”职业发展论坛等,展示学院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指导。此外,学院还举办了校园打卡活动和科研成果展,让师生和校友们更为直观地了解学院的发展历程和最新成果。
新“老生物楼”启用仪式
系列论坛
生命科学学院科研成果展
校友返校庆祝,追忆往昔
站在下一个百年的新起点,北大生命科学将继续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持续推进学科全面发展,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战略,继续谱写生命科学新华章。
信息来源: 生命科学学院、融媒体中心
文字:韦佩君、王岩| 摄影:李香花| 编辑:安宁 | 责编: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