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华是月坛街道三里河社区党委书记,干净利落的短发、亲和的身形、朴实无华的装束让她自带温暖气场。今年,是刘爱华从事社区工作的第18个年头,“爱心社工”的奖杯见证了她对待社区工作的初心与担当。从初出茅庐的“小刘”到居民信赖的“刘书记”,她以实干为炬,点亮着万家灯火。
做孩子们的“超级玩伴”
提起18年的社区工作经历,“青少年活动”是刘爱华绕不开的话题,“2007年刚入职便接手了青少年活动,当时我的女儿才两岁,因此我格外理解亲子陪伴的珍贵性,也更愿意倾注心血筹划活动,做孩子们的‘超级玩伴’。”刘爱华说。
凭借年轻活力与层出不穷的创意点子,30岁的刘爱华成为白云观社区服务站的“创意担当”。每年到了寒、暑假,社区格外热闹。“我和同事们一起策划青少年活动,有套圈比赛、摸鼻子游戏,拍球比赛……”刘爱华笑着回忆道,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很多道具都是他们自己上手做的,“我还画过大象,用废旧纸箱裁剪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学了不少新本领。”
在刘爱华的带动下,社区趣味运动会越来越受欢迎,孩子们都喜欢这位笑容可掬的刘阿姨,每次活动都追着她分享趣事、讨要幸运礼物。刘爱华也因此越干越有劲。
2019年,刘爱华调任到如今的三里河社区,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能力,逐步成长为社区党委书记。有了之前的工作经验作铺垫,刘爱华在统筹青少年活动中,更加注重深度与广度。“我们带着孩子们制作红船、DIY非遗灯笼,节日期间慰问孤寡老人……爱护家园得从娃娃抓起。”刘爱华介绍。
在刘爱华的手机相册里,收藏着许多珍贵的青少年活动回忆,她点开一段社区活动的视频,画面中孩子们挥动五星国旗,“歌唱伟大祖国”的歌声嘹亮,情绪激昂。滑动屏幕,一段去年春节慰问老人的视频跃入眼帘,刘爱华忙介绍:“这是陈爷爷和胡奶奶,两位老人高龄空巢且行动不便,一直是我们的重点关爱对象。”只见视频中,4位萌娃分别抱着自制的贺卡,正围在老人床边讲笑话、唱儿歌……“这些视频我总舍不得删,它们不仅是回忆,更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刘爱华动情地说道。
20盏路灯照亮回家路
尽管已在社区扎根18年,但刘爱华担任三里河社区党委书记才刚满一年。“身份转变后,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思考问题也得站在更高的角度。”刘爱华感慨道。
长期以来,因产权单位管理缺位,三里河北街2号院基础设施落后。每当夜幕降临,整个小区陷入一片漆黑,路灯缺失成为居民心中的“隐痛”。“走夜路提心吊胆,稍不留神就可能踩空摔倒。”70多岁的李大爷拄着拐杖,说起摸黑回家的经历仍心有余悸。
初任社区党委书记的刘爱华,迅速将路灯安装列为头号民生工程。她带着笔记本挨家挨户走访,倾听居民对路灯位置、亮度的需求,并组织召开专题协调会,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实地勘察,精心设计方案。为确保路灯科学规划,不影响居民出行和停放车辆,她和同事拿着测距仪实地测量通道间距,夜晚举着手电筒模拟灯光角度,最终敲定20盏路灯的科学布局——拐角处加密布点,步道中央均匀分布,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对居民需求的精准回应。
随后,刘爱华又紧急召开议事协商会,根据社区现有资金和小区发展状况,带领居民敲定的路灯的款式,“太阳能路灯不仅节能环保,样式还独特新颖,既能解决居民诉求,又适用于小区长效发展。”
3天后,三里河北街2号院20盏路灯顺利安装完成。回家的路被照得亮堂堂,居民心里乐开花,纷纷给刘爱华打来电话,“城市更新进程加快,老旧小区发展总会遇到一些问题,社区是距离居民最近的地方,必须担起担子,扛起责任,做好居民的坚强后盾。”刘爱华说道。
用最美院落勾勒幸福图景
如果说20盏路灯是刘爱华履新后的“破局之战”,那三里河社区居民区1、2号楼院落月季园的打造,则让刘爱华再一次坚定了美美与共的社区发展脉络。
每逢月季盛开的季节,三里河社区居民区1、2号楼院落的月季园将迎来最美的时刻。层层叠叠的月季花瓣如绸缎般舒展,在阳光下交织成绚丽的花海。蜿蜒的步道穿梭其中,与娇艳的花朵相映成趣。但在去年,这里却是另一副模样。
刘爱华介绍,居民区1、2号楼建于20世纪80年代,是开放式老旧小区。改造之前,院落绿地草木杂乱,院墙砖块裸露。到了夏天蚊虫肆虐,十分影响居民日常生活。
去年5月,三里河社区得到了街道相关部门的支持,居民区1、2号楼院迎来改造的契机。如何规划小院布局?花园该栽种哪些花卉?墙面要调配出怎样的色彩?面对这些改造难点,刘爱华态度坚定:“社区是居民共同的家,改造方案必须由大家说了算。”她迅速组织居民议事会,把决策权交到居民手中。
在随后的一周时间里,三里河社区开启了“密集议事模式”,党员座谈会、居民代表协商会、全员动员大会轮番召开。从花草品种到墙面色彩,从步道走向到功能分区,每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刘爱华翻开厚厚的会议记录说道:“经过商议我们最终在种植月季花的同时再铺一条步道,让居民随时能漫步赏花。这些方案里,每一处都藏着大家的‘金点子’。”
为使这片花园绿意常驻、花影常新,社区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参与到环境整治工作中来,积极发动居民,共同参与小区院落清理维护工作。同时,还动员辖区共建单位对部分绿地进行认领。去年底,小院被评为西城区第九批“最美院落”,刘爱华喜出望外,接连在多个居民微信群中发布了这一好消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社区建设也应如此,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把服务做好,才能把活干到居民心坎中。”
记者张怡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