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毕业于北京市日坛中学的两位优秀毕业生回到母校,与高一高二年级的学弟学妹分享成长故事。据了解,这是北京市朝阳区大中小学“接力培养,接续成长”系列交流活动的第三场,旨在将优秀毕业生转化为助力学生成长的“鲜活教材”,持续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
陈乐然(左二)与小初高老师在主题沙龙环节畅谈成长故事
2023级毕业生陈乐然目前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理论专业。从4岁就开始学习钢琴的她,以“在多元的世界里自由探索”为题,分享了自己不断尝试、探索新鲜事物的心路历程。她鼓励学弟学妹们要带着一颗勇往直前的心,挑战未来的无限可能。
现就读于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历史与文化专业的2024届毕业生魏祥宸分享的主题是“于成长断点间,寻发展延续”。他在讲述中坦言成长并不是一条顺畅的直线,而是充满了意外和惊喜。在学习书法、竹笛以及担任班干部的中学阶段,是老师的一次次鼓励给了魏祥宸勇气和不断前进的动力,让他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走过的每一步都意义非凡。
魏祥宸(左2)分享不同学段教师对他的鼓励
在充分碰撞思想的主题沙龙环节,陈乐然和她的小学、初中、高中老师围绕“初展特长”“融入集体”“多元成长”三个主题展开对话,从她音乐启蒙时的热爱坚守,到班务工作中的责任担当,再到跨界探索中的自我突破,师生共同勾勒出新时代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立体画像。魏祥宸则和他的不同学段老师们以“笔下起点”“责任在肩”“逐梦远方”为脉络,深度探讨传统文化根基与国际视野的融合之道,展现出青年学子在文化自信中走向世界的从容姿态。
北京市日坛中学学生代表与学长学姐进行互动
面对身边的榜样,与会学生代表积极与学长互动,就“高中期间,音乐对学习有没有帮助”“学习历史的意义及价值是什么,如何才能学好历史”“高中学业压力比较重的情况下,是否有必要参加学校事务和班级事务”等问题请教陈乐然和魏祥宸。两位学长结合自身经历,用轻松幽默的语言为他们答疑解惑。
北京市朝阳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陈先豹表示,朝阳区“接力培养,接续成长”活动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重要论述的创新实践探索。活动通过优秀学子与其教师共同回顾成长历程,将“立德树人”的抽象理念转化为可触摸的育人图谱。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处长于海强调,此次活动不仅呈现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答卷,更探索出了朝阳区在“大思政”格局引领下,各学段接续育人的新策略、新路径,实现了学生们在学业攀登与品格塑造中的双向成长。
(采写:本报记者 凌月云;图片: 通讯员 王宇奇;编辑:王小艾;审核:李继君;核发: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