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挑改革重担,创新服务机制,擦亮营商品牌,搭建政企桥梁。
在昌平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征程中,有一位勇挑重担、开拓创新的“急先锋”——区发展改革委海金玲。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重点“服务包”工作专班的核心成员,她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获评2025年3月昌平区“通办榜样”。
2024年年中,昌平区营商环境工作面临连续两年落后的困境,纳税、社保热线接通率、企业业务用时、政策普及等诸多难题亟待解决。同年7月,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昌平区率先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形成联动工作格局,打响“翻身仗”,海金玲作为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的具体执行者,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作为发改委体改科负责人,海金玲秉持“发现不了问题就是最大问题”的理念,深入剖析营商环境短板,制定整改提升分工方案。建立调度工作台账,区领导每周调度问题整改,成功破解38项评价问题。在2024年度北京市营商环境监测评价中,昌平区多个落后指标强势逆袭,登记财产、监管执法、外资外贸、用工等指标跻身全市前列。企业的满意度是营商环境的试金石。身为重点企业“服务包”总管家,海金玲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优化“服务包”机制。她带领团队创新打造全国首推的人工智能政策计算器“昌慧达”,开发财源智慧平台“服务包”模块,建立“三清单”制度,打破部门数据壁垒。2024年,昌平区走访企业数千家次,办结大量专项服务事项,企业满意度大幅提升,跃居全市前列。
为打造昌平特色营商品牌,海金玲积极推动改革创新。她组织开展多轮案例征集推选,总结多项改革经验。其中,个人股权转让“全程网办”和“抵押即交证”案例荣获北京市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奖项,“全程网办”实现企业股权转让零跑腿。同时,她联合各单位借助媒体力量广泛宣传改革成果,提升昌平营商知名度。此外,海金玲通过牵头编制《昌平区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汇编》,打造“昌慧达”人工智能政策计算器,解决企业对政策“找不到、看不懂、用不上”难题。她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问题,助力多家企业顺利发展。
在优化营商环境一线,海金玲身兼数职,既是政策落实的“实操员”、服务企业的“办事员”,更是改革任务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形成闭环的“桥梁搭建者”。她用行动,为昌平营商环境改善贡献力量。未来,她将继续怀揣热情与创新思维,推动昌平营商环境迈向新高度,助力企业扎根昌平蓬勃发展。
图文来源:北京昌平微信公众号 郭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