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下午,2025年北京市百万减残工程推进会暨北京市卒中诊断质控中心工作会议召开。应急总医院正式通过北京市卫健委脑卒中诊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的严格专业评审,成功获评“三级卒中中心”。在三甲医院云集的首都,全市三级卒中中心仅有32家,三级卒中中心也是国家卒中中心等级中最高级别。这一认证是对应急总医院脑卒中防治技术水平、多学科协作能力及急危重症救治水平的充分肯定。
应急总医院始终高度重视卒中防治工作,尤其在急性卒中诊疗工作中应急特色突出,建立了“两全六响应”工作机制,卒中绿色通道顺畅高效,急诊接诊流程快捷规范。从急诊接诊到完善各项检查,从神经内外科诊治到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再到出血性血管病人的手术等,每一处都体现了医院对卒中诊治的应急型、服务型、创新型特点,打造了一支快速响应、技术过硬、协作密切的卒中救治团队,最大程度保障了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应急总医院本次通过三级医院卒中中心评审,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下一步,医院将继续深入开展脑卒中专病防治工作,推广脑卒中急救地图,拓宽科普宣教范围,提高群众正确识别早发脑卒中的意识,提高院前急救能力;同时加强与区域内医联体医院协作,提高基层医院脑卒中救治水平,切实强化医联体卒中网络救治体系建设。
脑卒中是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居高不下。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40万例,死亡人数超190万,占全球卒中死亡总数的1/3。发病呈现“北高南低”特点,东北地区发病率显著高于南方。
脑卒中危害极为严重:约75%幸存者遗留偏瘫、失语等残疾,40%面临中重度功能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广泛存在,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防控形势日益严峻。
国家卫健委提出“健康中国2030”防治目标:到2030年将3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提升至65%,治疗控制率达50%;推动卒中中心建设,使急性期患者3小时内静脉溶栓率提高至80%。当前防治重点在于普及“中风120”识别口诀,加强高危人群筛查,构建“防救康”一体化服务体系。
应急总医院专家呼吁,通过控制“三高”、戒烟限酒、合理膳食等一级预防措施,通过卒中绿色通道持续改进,助力实现健康中国345目标:卒中发病率下降30%,卒中死亡率下降40%,卒中复发率下降50%,亟需全社会共同参与这场健康保卫战。
来源:神经内科
作者:端木勤浩、周卫东
审核:医务处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