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陵地面建筑的总体布局和形制,从秦汉开始,可以说是一种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完善的。而明太祖孝陵则为中国帝王陵寝发展过程中布局与形制最完善的代表。
秦之前,帝王陵尚无宏大的祭祀建筑群,祭祀多在宗庙中进行,所以《续汉书·祭祀志》中说:“古不墓祭……汉诸陵皆有园寝,承秦所为也……秦始出寝,起于墓侧,汉因而弗改,故陵上称寝殿。”
秦汉帝陵总体布局多呈方形,地面建筑多为寝殿、便殿等祭祀建筑,汉及南朝帝陵也都有石兽,但没有形成规制。唐昭陵虽也以方城内设献殿,作为举行重大祭奠仪式的活动中心,而南门外设立神道,神道两侧列石像生,这些对后世帝陵的布局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太祖孝陵是中国帝王陵寝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后600年,帝王陵寝基本上都是模仿明孝陵的格局营建的。以陵区入口的石牌坊为例,清东陵孝陵的石牌坊,又可以说是明清帝王陵各类牌坊中最雄伟瑰丽的五座石牌坊之一,也是五座最雄伟的石牌坊中最经典的一座。
(张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