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革新解民忧,法治筑基化矛盾。数据“智”理抢先机,实干标杆树典范。
在昌平区城南街道,有这样一位为民服务的“急先锋”,她以接诉即办为工作重心,用实干与创新跑出了服务群众的“加速度”,她就是城南街道接诉即办和信访工作负责人张兆伟。在张兆伟的带领下,城南街道连续实现诉求量大幅下降,接诉即办综合成绩名列前茅,专班更荣获“北京市模范集体”称号,绘就了一幅基层治理的亮丽画卷。获评昌平区2025年4月“快干之星”。
张兆伟深知,优化体制机制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每年4月,张兆伟都牵头对街道接诉即办评价制度进行修订,使其与街道重难点任务变化相适应。在开展2024年修订工作时,张兆伟广纳民意,开展5轮公开征求意见活动,收集40余条建议,创新性地设置主动治理资金,并将区级奖励资金注入其中。这一举措激发了社区活力,让郝庄家园北区、绿海家园等社区得以利用资金更换老化电缆、修缮自行车棚,办理民生实事80余项。针对旧县村、南郝庄村等疑难诉求多发区域,张兆伟抽调优秀办件人员组成“帮帮团”,开展“多对一”逐件化解,以团队力量攻克难题。
面对群众诉求的多元化趋势,张兆伟坚持强化司法服务响应,筑牢法治根基。张兆伟不仅自身潜心钻研法律法规,还带领专班工作人员开展“每月一法”学习活动,大家一起通过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等方式提升业务水平。此外,张兆伟还积极推动街道接诉即办和信访资源整合,与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区信访办等建立联动机制,共同推动“无讼无诉无访”社区创建。在其努力下,街道调解组织及专职调解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复杂疑难问题提供法治路径,2024年,城南街道12345诉求工单量和信访案件量大幅下降。纠纷化解于萌芽,矛盾止于诉前,彰显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强大效能。
张兆伟的目光不仅局限于解决眼前问题,更着眼于长远预防。她善于运用数据分析,向“未诉先办”转变。深入挖掘12345市民服务热线数据,定期梳理考核失分高频案件,剖析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从重点人群到重点区域,从重点事项到重点行业、重点社区,张兆伟带领团队对诉求痛点事项进行多维度提炼归纳和精准研判,构建起高频事项预警监测机制,实现点对点专项解决办理。在她的推动下,停车管理难题得到有效破解:畅椿阁社区与区政务服务局、世涛天朗社区与中船公司共享资源,实行错峰停车;“昌盛小街”优化交通标识和设施;老旧小区改造中增加停车位……一系列举措使得城南街道停车类诉求工单量下降39.7%,辖区治理向着精准、高效、智能的方向大步迈进。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张兆伟以担当为笔、以创新为墨、以奉献为纸,在接诉即办的岗位上书写着为民服务的壮丽篇章。未来,张兆伟将继续秉持初心,解民忧、纾民困,成为服务群众的贴心人,成为群众信任的依靠,在基层治理的广阔天地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为构建和谐美好家园砥砺前行。
图文/王凯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