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单、全国首批……“两区”制度创新成果在昌落地!
2025-06-04 19:5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国务院批复的《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服开2.0方案)提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建立不动产、股权等作为信托财产的信托财产登记机制”重点试点任务。

昌平区“两区”办紧抓试点机遇,积极引进试点政策,以不动产、股权为信托财产的信托登记试点,在昌取得“双突破”,成为昌平区“两区”建设又一标志性制度创新成果,以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全市首单仓储类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业务在昌落地

日前,全市首单仓储类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业务在昌落地,成为全市“双首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项目,标志着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工作再取得突破性进展。

去年12月,北京金融监管局会同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工作的通知(试行)》(以下简称《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首次以专项文件形式明确“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登记路径和办理流程。

政策出台后,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昌平分局积极将政策引入昌平区,会同有关部门成功通过中国外贸信托为北京市一位中年市民专业化定制不动产信托,将在昌物流仓储设施登记为信托财产,根据其意愿将信托收入的50%定向用于慈善捐赠,构建了新时代“不动产+慈善+养老+传承”四位一体的信托服务模式,不仅盘活了存量资产,更实现了养老规划、慈善捐赠、资产增值管理等多重目标。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信托经理刘明哲说,非常感谢昌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大力支持,收到委托人交付的房屋之后,公司将会以出租等形式为委托人进行管理服务。同时,委托人也愿意将自己的信托利益进行公益慈善,包括为自己的养老、子女、生活进行规划等。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昌平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案例通过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明确财产权属,为区域内盘活存量资产、促进民生改善提供了新通道,也为全国同类业务提供了北京方案,为后续改革积累了协同经验。

全国首批新设股权信托财产登记业务落地昌平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股权信托财产登记工作的通知(试行)》,正式启动全国首批股权信托财产登记试点。

全国首批、昌平区首单新设股权信托财产登记案例的落地,标志着我国股权信托财产登记制度实现历史性突破,为全国服务业扩大开放和信托业转型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本。

作为“两区”重点制度创新任务之一,股权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的试点推行旨在通过优化信托财产登记流程,明确信托财产法律属性,提升信托服务实体经济的专业化能力。

昌平区市场监管局助力北京中润永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外贸信托完成新设股权信托财产登记业务,并顺利办结股东变更手续,成功在企业营业执照中明确标注股权为信托财产。此案例不仅强化了信托财产独立性,保障了受益人权益,更通过“两区”制度创新为民营企业股权传承、风险隔离及金融普惠化发展提供了创新范本。

业务办理过程中,昌平区市场监管局主动作为,靠前一步,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为企业搭建专有服务渠道,统筹协调,采取延时服务,开辟绿色通道的方式,同时安排“专人帮办”,指派业务骨干为企业提供全程“陪伴式”服务,全程跟进备案登记与股权登记的衔接环节,确保全国首批业务在昌高效合规落地,为后续同类业务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此项业务的成功落地,既是昌平区落实金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昌平区各部门也将继续立足自身职能,做好信托登记服务,吸引更多信托机构、家族企业、企业家群体落户昌平,将“首批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

从不动产到股权信托登记试点的“双突破”,展现出昌平区“两区”建设的强劲活力与创新魄力。未来,昌平区将持续深耕“两区”制度创新,以更多突破性成果为服务业扩大开放探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让改革创新的成果持续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文来源:北京昌平微信公众号 石晶



作者:

北京昌平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