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亭街道织密“物业+精准帮扶”网络 破解人户分离救助难题
2025-06-18 21:1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户分离现象日益普遍。陶然亭街道492户低保低收入家庭中,373户面临户籍地与居住地分离问题,占比达75%,其中不乏残疾家庭、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为打破“地域阻隔救助”的困局,陶然亭街道创新构建“物业+精准帮扶”区块链服务体系,通过数字化治理与跨区域协同,让救助服务突破“户籍围墙”,实现“人在哪里,温暖就在哪里”

紧急救援背后的“区块链速度”

“想当初,多亏了你们救了我!”78岁的低保独居老人尹大爷回忆起两年前的惊险一幕,仍激动不已。居住在大兴团河区块某小区的他,因糖尿病并发症摔倒在卫生间,紧急时刻,物业工作人员通过“区块链救助群”上报情况。

陶然亭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接到消息后,迅速启动跨区域协同机制:户籍地社区社工同步联系大兴仁和医院开辟急救绿色通道,居住地物业协助转运,全程仅用28分钟完成从接警到送医的救援流程。

“这得益于‘物业+精准帮扶’体系的高效联动。”陶然亭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该体系通过“区块链救助群”实现户籍地与居住地信息实时共享,形成“物业发现险情—街道统筹调度—多方联动处置”的应急响应闭环。

三维架构破解人户分离困局

过去,陶然亭街道地域分离导致政策落地难、服务对接难、应急响应难等问题突出。为此,街道创新构建“一核双团组三板块”服务架构破解困局。“核心枢纽以户籍地街道和社区为‘智慧中枢’,建立困难群众动态数据库,精准匹配低保、医疗救助等12类政策。”陶然亭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该架构通过“双团组”实现跨区域协同——户籍地团组由政府部门与社区组成,负责政策保障落地;居住地团组以物业和属地社区为主体,提供生活服务支持。

在精准施策层面,三大板块形成互补:政策保障板块解决“办理难”(受地缘、距离影响办理不便)问题,已为55户家庭提供政策代办服务;赋能增效板块通过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方式,为54户家庭缓解心理压力、解决实际困难;服务辅助板块累计开展助医、助餐、家政等服务102人次,重点解决行动不便群体的生活难题。

长效帮扶织就民生保障网

值得一提的是,尹大爷出院后,“物业+精准帮扶”体系的关怀持续浸润着他的生活。物业工作人员每日按时送来热乎饭菜、帮忙代买药品;社区养老驿站定期上门提供理发、刮脸服务;在尹大爷的信任下,物业持有备用门卡,为他的安全再加一道防线。

这样温暖的故事在陶然亭街道不断上演。在大兴亦庄区块,82岁的失能老人王奶奶通过体系享受到“定制化”服务:居住地物业每日协助用餐、翻身护理,户籍地街道定期安排医疗巡诊。“母亲每月能领到福利养老金,还有专人上门照料,我们做子女的非常放心。”王奶奶的女儿感激地说。

数据显示,该体系运行以来,已实现90户重点困难家庭精准帮扶,救助响应时间从平均4小时缩短至1小时内,群众满意度达到99%。“我们通过‘区块链’将分散的资源串联成网,把物业的‘近’与街道的‘专’结合起来,就是让救助服务像‘毛细血管’一样延伸到每个角落,真正实现‘人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陶然亭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工作人员透露,下一步,街道将探索“服务救助新方式”场景应用,完善失能失智评估标准,推动救助服务更具温度。

文字:何一凡 任钗宁 陶然亭街道

图片:陶然亭街道


作者:

北京西城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