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北平山到内蒙古扎赉特旗胡尔勒镇
从成立社工机构到构建“支援共同体”
本期“支援合作先锋”和发改君一起聆听
“90后”小伙的乡村振兴之歌
先锋档案
何浩岩,北京市丰台区普惠社会工作事务所职员。2018年起参与“牵手计划”,为支援河北省平山县提供督导服务。自2020年开始,他响应丰台区民政局号召,奔赴内蒙古扎赉特旗胡尔勒镇开展帮扶工作,通过整合专业力量和社会资源,为支援地群众提供帮助,为乡村振兴带去新思路、新办法、新经验。
一家机构提升社会工作专业能力
2018年,27岁的何浩岩来到河北省平山县提供支援服务。工作中,他发现当地存在基层干部专业能力有待提升、专业社会工作发展不足、文化活动较为短缺等问题。针对这些需求,他利用自身丰富经验,为社工团队提供督导服务,并设计了服务计划。
三年服务时间里,何浩岩指导专业团队在平山县东曲堤村成立了一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培训20余场、文化活动30余场,惠及村民200余人,不但帮助平山县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同时提升了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实现了“助人自助”。
何浩岩认为,社会工作者是一份充满挑战但也极具意义的职业,每一次成功介入都能给困难家庭带去希望和改变,这也是社会工作者最宝贵的成就感来源。
一批文具温暖青少年的心
需求为本,急村民所急,实实在在解决村民的“急难愁盼”,是何浩岩的工作信仰。自2020年开始,在丰台区民政局的号召动员下,何浩岩对内蒙古扎赉特旗胡尔勒镇开展帮扶工作,与当地干部群众肩并肩、心连心,共同面对挑战,共同挥洒汗水。
进行对接、悉心交谈是何浩岩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通过细致对接,他了解到受援地困境村民的首要需求是经济救助和物资帮扶,为了帮助村民解决这“眼前的困难”,他带领机构连续3年为当地捐款、捐物,总计2万余元。
“青少年是未来的希望,青少年学成归乡,才能助力振兴家乡。”工作中,何浩岩特别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在了解到哈日朱日和嘎查的青少年缺乏学习用具后,他马上为受援地青少年提供了50套学习文具,同时链接了网络学习课程,勉励当地青少年认真学习,长大后报效家乡。
一个税控盘助力农产品销售提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实现发展还是要靠当地的特色产业。在开展经济救助和物资帮扶的同时,何浩岩深切意识到,一时的救助不是长远之计,应当发挥当地优势,引导受援地实现“助人自助”。
在一次与当地人的交流中,何浩岩了解到当地产业以农业为主,最核心的是小米和大豆两类农产品,如何提升其销量,他系统梳理了当地的发展难题,发现有一项基础条件缺失——当地合作社没有税控盘,也就是说无法开具发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四处奔走,咨询税务机关等单位,捋清办理税控流程,前后花费近1个月时间,终于帮助受援地解决了税控盘难题。
解决了发展的基础条件,包装和销路难题又摆到了面前。为此,他找到专业设计团队,为特色小米的包装盒提供设计建议。产品产出后,他又动员北京的朋友帮助宣传推广,当天就销售出了小米500余斤、大豆1000余斤。“通过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宣传,我们的农产品销售得非常好。”一名村民高兴地说。
一个支援共同体链接各方优势资源
在支援合作中,何浩岩注重为扎赉特旗基层治理进行资源链接,形成了“高校专家+实务专家+企业负责人”三位一体的“支援专家库”。这个“支援专家库”继续拓展链接各方优势资源,形成了一个“支援共同体”,成为村民遇到困难时的“好帮手”。
多年帮扶工作中,何浩岩将经验梳理汇总,形成了一套“五步法”帮扶模式:地区需求调研——关键问题研讨——能力提升培育——可持续发展干预——回访支持。
工作中,首先要做“地区需求调研”,着重分析当地的“人、物、地、产、景”,通过调研发现支援地区的核心需求和优势资源,便于供需匹配。在做完需求调研后,需针对地区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研讨。关键问题分紧急问题和长线问题,优先解决紧急问题,同时制定长线问题解决方案。之后,根据问题解决方案进行“能力提升培育”,注重提升支援地人员的能力。发展“关键在人”,提升人员能力才是长久发展之道。在人才培育过程中,要注重“陪伴式”地进行“可持续发展干预”,不断提升发展动能。最后进行“回访支持”,定期对支援地进行回访,了解支援地最新发展情况并作动态评估,在需要帮扶时继续介入。
在开展社会工作支援服务的酸甜苦辣中,何浩岩深刻体会到社会责任和帮扶的力量。他感慨道:“其实支援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我收获了很多。能有机会参加支援合作工作,我深感责任在肩,努力不辜负受援地的殷切期望。”
从燕赵大地到内蒙古草原,何浩岩以六年时光在田野间播撒社工星火。建机构如夯筑发展基石,育人才似点亮希望火种。当支援帮扶成为世代接力的事业,“何浩岩们”的足迹正镌刻着新时代青年用专业丈量家国的深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