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推动教育与科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北京市有关部门的协调支持下,2025年6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正式批准双方合作协议。双方将秉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服务患者、共同发展”的原则,在神经系统疾病诊疗能力提升及语言神经工程等领域展开紧密合作,着力推动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转化。
根据协议,双方将建立包括定期负责人会晤和日常联络在内的协作机制,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此次合作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共同成立“天坛-北二外人工智能语言脑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将聚焦语言神经系统疾病,联合推进语言疾病基础数据库建设、阿尔茨海默病(AD)智能早期筛查及脑机接口等相关关键研发项目。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的典型表现为轻度认知障碍。由于其发病潜伏期可达15-20年,而临床症状隐匿,仅有7-9年“黄金干预窗口期”,及早筛查与干预至关重要。根据《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目前的诊断方法多依赖脑脊液穿刺、Aβ-PET、tau-PET、FDG-PET、结构MRI等有创或大型设备检查,普及存在不少困难。
学校与医院2023年会晤启动校院科研合作
北二外研究生在天坛医院参与科研数据收集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自2008年起,积极汇聚计算机、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认知神经科学、生物医学工程、自然语言处理、心理学、语言学、数学等各领域人才,聚焦语言科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创新,重点服务北京市“AI+X”重点领域,如外语服务、脑机接口、老年康养。通过“语言+AI+场景”的学科架构,学院长期利用脑电、近红外、眼动、磁共振等平台,深入开展语言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并夯实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目前研发的脑机接口设备,基于神经信号的精准解码,替代传统有创检测,能够实现老年人群的社区早筛,有望为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障碍疾病的早期诊断带来全新方案。
本次合作由双方领导层共同推进,充分发挥了北二外在语言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学科积淀和天坛医院在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的资源优势,成为高校与医院深度合作、产学研融合、优势互补的生动典范。双方一致表示,将继续携手并进,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医学、语言科学深度融合,为提升神经系统疾病防治能力和群众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双方合作将双轨赋能:一方面强化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语言障碍疾病神经机制的基础研究与相关国家基础数据库建设;另一方面加速北二外“人工智能与语言健康”学科建设,为外语院校转型提供新范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翔宇东方新闻社出品
来源丨人工智能与语言科学学院
图片丨田文
视频丨田文
编审丨徐满哲
审定丨唐恩思
若需转载 敬请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