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引领 构筑和谐——劳职院举办示范点特色教育“员工关系管理综合能力提升培训”活动
2025-06-28 20:1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为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关于推进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的意见》,由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主办、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承办的2025年首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特色教育“员工关系管理综合能力提升培训”于6月13日至22日在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南校区举办。

本次培训作为首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特色项目,面向首都各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工会干部及职工代表,吸引了来自北京化学工业集团、北京一商集团、泰康之家等单位的近40名学员参与。培训注重理论与实操深度融合,结合专业化师资与规范化管理,通过“政策解读-案例解析-实务操作”的递进式课程设计,以实现“理论高度+实务深度”双重赋能,为企业与职工提供劳动争议处理的知识技能支持,有效提升了学员的员工关系管理综合能力,为首都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注入了专业力量。

▲王占伶教授授课

为便于学员参加学习,实现工作学习两不误,本次培训分两个时段开展。6月13日培训开启第一时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党委副书记王占伶教授以《从心出发:小梦想,大舞台》为开篇,深入阐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为学员树立职业精神标杆。随后,郑春贤教授系统梳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核心法律构成的法规政策体系架构,帮助学员建立宏观法律认知。程奕老师结合12333项目实务经验,详细解读劳动合同订立、变更、解除的具体条款,通过真实案例剖析合同管理风险。周欣老师则聚焦《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解析争议处理程序、时效等关键要点,奠定学员争议处理的法律基础。张慧霞教授深度解读京津冀地区社保政策,涵盖参保范围、缴费标准及待遇享受;肖红梅副教授讲解工资支付法规与工时制度区分,指导企业合规薪酬管理。曹洋副教授针对全日制、非全日制、劳务派遣等用工模式,解析新业态用工的法律风险点及防控策略。

▲郑春贤教授介绍杨杨老师及做培训后续安排

6月20日,培训进入第二个时段,赵金英副教授聚焦离职补偿、竞业限制等热点问题,分析企业离职管理的法律风险;孙立如副教授通过案例教学,讲授劳动合同履行、变更、解除及终止的实务操作及文书撰写,提升学员风险管控能力。贾富春律师结合实务经验,分享用工模式选择原则及劳动合同关键条款撰写技巧,强化企业用工合规性。庚鑫老师从ER风控体系角度,探讨工会在劳动争议调解中的程序规范与实操经验,解析工会推动调解协议履行的法规依据。杨杨老师以“仲裁、诉讼应对策略”为核心,讲授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全流程要点,包括时效运用、证据固定及调解沟通技巧,提升学员争议解决实战能力。

本次培训在提供48学时线下集中授课的基础上,同时依托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培训平台(https://training.bvclss.cn/),提供课程讲义观看、互动交流、培训考核等线上辅助服务,实现“课堂学习+课后支持”的持续闭环服务。

参加培训的学员们展现了饱满的学习热情,积极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并一致对此次培训给予了充分肯定,普遍认为培训日程安排合理、课程内容充实丰富,能结合行业实际且契合自身需求,对工作有很大的借鉴与支持意义,培训效果超出预期,培训组织与服务工作出色。特别是对于各课程及授课教师,学员给予了高度评价,优秀率均在93%以上。未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将持续发挥示范点作用,进一步优化培训内容,拓展“线上+线下”融合培训模式,为更多单位及职工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服务,助力首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作者: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