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提质年丨【快干之星】商体联动、文旅赋能,“以赛为媒”推动融合发展
2025-06-30 21:4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传承亚运、完美复刻,“以骑会友”串联山水人文。商体联动、文旅赋能,“以赛为媒”推动融合发展。

今年5月,环昌平国际公路自行车挑战赛在我区举办,为了保证赛事顺利举行,我区组建“一办十部”保障体系,成立环昌平国际公路自行车挑战赛保障团队,各相关单位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安全、高效、圆满举办本次赛事。获评昌平区2025年5月“快干之星”。

在赛事策划过程中,环昌平国际公路自行车挑战赛保障团队精心复刻1990年亚运会90%经典赛道,打造十三陵水库“全湖景+零干扰”赛道,山地路段爬升海拔近700米,兼具观赏性、专业性。创新“专业+大众”双轨赛制,吸引425名专业选手及1600名大众骑手参赛,参赛人员来自27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中国台湾和德国、南非、俄罗斯等8个国家,18-40岁参赛者占比超80%。

赛事前期,环昌平国际公路自行车挑战赛保障团队多次进行现场踏勘,优化调整路线;针对桃下路、怀昌路等主要赛道沿线道路完善了赛道基础设施并进行修补破损井盖、更换景观灯、修剪树木等环境整治。

在赛事举办过程中,环昌平国际公路自行车挑战赛保障团队统筹47个部门、镇街及公司力量,实施“拉链式赛道封闭+分级管控”模式,出动保障力量1.2万人次,赛事诉求同比压减70%以上,实现全程零重大事故。

在媒体宣传方面,环昌平国际公路自行车挑战赛保障团队聚焦“体育+文旅”融合叙事,赛前,通过引导媒体预热报道和专题策划,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赛中,通过实时直播、现场采访、专题报道等多种形式,对赛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度解读,展现昌平区举办高水平赛事的能力;赛后,统筹全媒体对赛事成绩和整体盛况进行总结,对打造“骑行示范区”战略目标进行展望,集中回顾赛事亮点和文商旅体融合创新举措,将赛事带来的积极影响推至高峰。据统计,全网共208家媒体联动报道赛事相关新闻2639余条,覆盖微博、客户端、视频、直播、报刊、微信、网页、广播电视等80余个渠道,总传播量超4963.5万。

此外,环昌平国际公路自行车挑战赛保障团队聚焦“赛事经济”,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等方面深度融合。深化“赛事+”融合模式,发放赛事专属优惠券,联动6家酒店提供优惠住房带动创收248万元;打造“昌平正当骑时”嘉年华,设立骑行文化市集、特色农产品市集等,推广昌平草莓等特色产品,成功打造“赛事活动打卡-文旅体验-消费转化”闭环。

下一步,环昌平国际公路自行车挑战赛保障团队将持续深化与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的合作,将2026年中国公路自行车联赛继续落户昌平,在赛事举办上,将在赛事模式、科技场景、绿色可持续实践、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做到进一步创新升级。同时,立足现有成果,聚焦生态资源优势与产业融合发展,以创新宣传吸引人流、打造“赛事+文旅”多元化消费模式为抓手,全力推动区域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文来源:北京昌平微信公众号 向凌潇



作者:

北京昌平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