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融合、全民参与,“回超联赛”掀起体育热潮;成果策展、故事传承,“回天有我”打造治理范本。
4月26日,第二十届回天地区足球超级联赛开幕式成功举办。中央及市区多位相关领导与现场近2000名居民群众共同参与这一体育盛事。龙泽园街道联合昌平区委社会工作部、区民政局、区教委、区体育局、回天专班等30余个部门统筹联动,形成“协会主办、政府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实现了开幕式规模大、参与覆盖人群广、品牌影响力高的三突破,为基层体育赛事组织提供可复制的“回天经验”。回超联赛筹备团队获评昌平区2025年5月“快干之星”。
统筹联动破难题
助推平衡促发展
高位统筹,主动作为。构建“1+N”协同体系,统筹30余个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第二十届“回天地区”足球超级联赛暨开幕式安排》《第二十届“回天地区”足球超级联赛开幕式服务保障工作方案》,明确56项任务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建立“单日调度、双日督办”机制,龙泽园街道、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累计召开专题调度会、现场会17次,协调解决场地审批、资金支持、安全保障、节目展演等重难点问题,平稳推进赛事筹备工作。
部门联动,资源整合。对接公安、消防、卫健等部门建立应急保障体系,制定专项安全预案,科学配置230名安保人员及志愿者值守关键点位,组织3轮全要素实战演练,实现赛事期间人流管控、医疗救援、消防应急等环节无缝衔接,实现全流程“零事故”安防目标。
双轮驱动,持续发展。龙泽园街道注重将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和经济组织联合会平台资源嵌入“回超联赛”,实现“回超联赛”公益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双轮驱动,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和赛事可持续运行,形成“公益搭台、市场助力”的良性循环。此外,发动社区居民、足球爱好者、“回超”家属组建“回超志愿者联盟”参与赛事服务,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办赛氛围。
文体融合齐参与
成果展示树品牌
文体融合,全民参与。开幕式演出融入昌平民俗、功夫、足球等文化元素,600名演员阵容创历史最大规模。社区居民自发组建腰鼓队、拉拉操队活跃氛围,与教师共唱原创赛事主题曲《回超之光》;8所学校230余名学生表演拉拉操及少儿花式足球,联合少林武校呈现武术秀《中华武魂》。此外,父子竞技赛通过“以老带新”传承体育精神,成为开幕式最大亮点。
成果展示,互动体验。科学规划游览观赛和成果展示参观动线,打造“回天计划成果展”“回超二十届历程展”“文体嘉年华”“回超开幕式”四大板块。其中,“回天计划成果展”以城市更新为主题,通过图文、视频、实物等方式,系统展示两轮回天行动计划在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蝶变成果;“回超二十届历程展”设立“百年回超 传承梦想”主题展区,陈列历届奖杯、球衣、影像资料,讲述父子兵、兄弟连等社区足球故事;“文体嘉年华”区域布设了10余种文体趣味活动、设置了昌平礼物展区,吸引居民驻足参与。此外,现场特别设置“回天有回声”互动区,在“回声树洞”区域共征集居民心愿、建议200余份,合理化建议将被纳入第三轮回天行动计划。
全媒助力,破圈传播。发挥全媒体传播矩阵作用,联动人民网、新华网、CCTV5等各级媒体全程报道开幕式,相关新闻报道约50篇,直播观看量超10万人次,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话题播放量近30万次。
龙泽园街道及相关部门将以本届“回超联赛”为起点,发挥社会组织联合会和经济组织联合会的平台纽带作用,为各类社会组织良性发展搭建平台,进一步探索党建引领、部门联动、多元共治的工作模式,打造“回天有我”社会治理范本。
图文来源:北京昌平微信公众号、郜乙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