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笔记
机缘巧合在国家植物园公众号里读到一则活动招募“专家带您识花草——萱草属植物主场”,其中说到萱草属——属于阿福花科。嚯,好陌生的科名!一向习惯带着问题去认新,这问题不就来了嘛。问题一:怎么是阿福花科了,为啥不是百合科了?
终于盼到了6月23日活动时间的到来。自进入6月下旬,北京连着发了高温预警,天气是真的热啊,但与活动热情比起来,天气的热还是可以忽略的。8点自东南门入,沿大道一路往北,四声杜鹃在毛白杨枝头列队欢迎:“光棍好苦......快快割谷......”,我从望远镜里找到它们,开心地听它们欢唱;又在油松树下看黑头䴓们吃早饭,嘴里还不停哼哼叽叽;金翅雀在树顶上梳理着毛发;灰喜鹊巢里巢外进进出出忙得不可开交;有大嘴乌鸦叼着大根的树枝飞过,什么情况,这季节里还在修窝吗?
和鸟儿们一路交流,轻轻松松地就移步到了识花草活动指定地点——卧佛寺牌楼下,静谧安祥古树环抱下的台阶通向宿根园,园里既有萱草也有百合,这不,两者的区别通过观察就能得到一二。
1.花型相似,各有3枚花瓣+3枚花萼,6雄蕊。但花序不同,单花的百合直立向上长,总状花序的萱草侧着头开。且仔细看花被片的基部,百合花被片是分生的,而萱草是合生的。
2.茎和叶区别明显,萱草基生叶;百合茎生叶,且叶轮生。
而这些还仅是外观上的不同。后来在王雪芹老师的指导下,明白了两者的不同还在于一些看不见的地方。
1.萱草的种子似豆,黑色圆形;百合的种子片状。只是种子采集用于育种,平时观察中不容易注意到。
2.萱草有肉质根,小纺锤样;百合的地下茎是蒜头样的鳞茎。
有这么多不同,萱草、百合分属两科合情合理,我的问题1得到了答案!然后,带着问题二.萱草和黄花菜是什么关系?正式进入活动。
这次的识花活动由王雪芹老师带队在木兰园开展,王老师是园里研究宿根植物的专业研究人员,注定了讲解不会流于入门导赏。从萱草承载的文化讲起,为什么它是忘忧草?何以宜男?母亲花文化的深入解读?讲起诗歌和人文亦是滔滔不绝,使活动开篇就带着浪漫的色彩和亲切的氛围。
讲到种质资源部分,科研人员的话匣子正式打开,萱草属分布、记载和流转过程,育种的历史等等,王老师如数家珍。二倍体到四倍体,其实已经超过了我作为一个普通爱好者的知识范畴,但根本不影响听课,似乎只要认真听,我就能吸收这块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触摸花瓣感受二倍体和四倍体花朵的质感,差别是真切能感受到的。还可以体会到,王老师的讲解注重提供确切的数据,有纪念意义的历史年份,还有属内物种数量。比如萱草属野生种,全世界有14种,我国分布11种,结合之前讲解过的悠久的萱草文化,喜爱萱草的理由,不言而喻又提升了。
萱草,Daylily,望文生义即是一日花,萱草属的花只开一日,但却不是一整日。按开花时间,花分白日开和夜间开,都只持续1个日或夜。夜间开的花,多为食用型,如黄花菜。而白天开的花,多作观赏用。我的第二个问题,黄花菜是萱草属的一种,且是加工后可食用的种,似乎也顺理成章地解答完了。
王老师又浅谈了萱草的育种工作,如采集DNA,或去除片段,使开花时间延长等等。或与其他宿根植物杂交,获得更多样的花色花型。内容很抽象了也听得津津有味,育种工作真的又艰难又有趣。
交流分享环节,花友们提了好多建议:怎么让更多人参与,比如多办活动、办专栏,除了安排在周末给亲子参与,高质量的活动也兼顾成年人单独参加。育新种上,植物园能不能考虑多培育小型的品种,适应小户家庭养护……
意犹未尽。我听着好感动,是的是的,这些都是我听进去的意见,我也很想萱草花进入我心里之后再进入我的生活。
记录一个火热的夏天参加的一次热烈的识花爱花活动。感谢国家植物园科普、科研工作者,为公众搭建学习科学知识的平台@国家植物园。
植物爱好者 张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