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贞街道地处朝阳区西北部,面积3.6平方公里,共有10个社区,常住人口约5.7万人。
安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安贞的历史可追溯至元大都时期,距今已有700余年。元朝刘秉忠设计建造元大都时,设置安贞门,其名取自《周易·坤卦》卦辞“安贞之吉,应地无疆”,安贞地区位于元大都四十九坊之“平在坊”和“善俗坊”一带。安贞就此得名。历史变迁、时代发展,安贞地区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拥有包括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西黄寺)、中国木偶剧院在内的14处重要文化场所,街道积极活化、利用辖区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如“安贞历史我来讲”、“安贞社区灯会”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推动地区文化软实力持续提升。
近年来,安贞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对内改革赋能提质增效,对外统筹联动共治共享,将“新安贞、好安贞、暖安贞”建设融入“五宜朝阳”大局。
一是党建引领聚合力。以“一会三平台六联盟”区域化党建工作体系为依托,推出“一带三好”物业服务模式,获评朝阳区社会领域十大党建品牌,打造“共朝美好 贞心聚力”党建品牌,携手相邻街道推进“四区六街”边界共治工作,文化交流、就业服务、人才组织共建等19个项目落地。与全国13个省市16个社区携手成立全国首个基层治理共同体联盟,组织“同心圆 同筑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交流会,形成常态化交流机制。党员网络言行规范获中组部点名表扬,街道荣获北京市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安华里社区获评全国文明单位。
二是民生服务暖人心。聚焦“一老一小”等群体需求,建成全区首批区域养老中心,满足老年就餐、陪同就医、老年学堂等需求,获新闻联播报道。积极盘活辖区中医资源,打造中医药文化特色一条街。完善“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建成全区首家政企合作老年友好超市。以“儿童优先”为核心理念,打造50多处儿童友好空间,举办“小小讲解员”、“儿童议事”等多类型儿童友好活动。
三是社区治理提效能。开展社工“包楼入户我先行”行动,坚持“未呼先应”“未诉先办”,结合吹哨报到机制,创新“研、决、协、导、督”五步法。辖区全时驿站实现全覆盖,打造贞美友好驿站试点,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多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