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合作先锋|教育援藏育英才,教研创新开新篇
2025-07-02 19:5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希望、塑造未来的伟大事业。”本期“支援合作先锋”发改君带您一起重温园丁陈雨嘉的援藏教学历程。

先锋档案

陈雨嘉,北京市海淀学区管理中心教育教学部部长。两年时间里,她扎根高原,在拉萨市实验小学任援藏教务主任、数学教师。她传授知识,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用爱心温暖高原学子,更通过培训研讨提升当地教师教学水平,推动京藏教育协作再上新台阶。

深耕海淀育桃李

主动请缨援边疆

“陈老师的课堂总是充满活力。”

“陈老师,感谢您让孩子爱上了数学,她现在每天放学第一件事就是写数学作业。”

“数学很难,但是跟着陈老师学习,才发现数学还可以这么有趣,能发现知识间有各种各样的关系。”

这是家长、学生对陈雨嘉的评价。作为海淀学区管理中心教育教学部部长、海淀区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陈雨嘉的课堂仿佛有种魔力,能破解数学的复杂“密码”,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成绩固然重要,但陈雨嘉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她常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她能让那些不喜欢写作业的小淘气追着她讲题,也能让内向腼腆的小朋友乐于展示自己。秉持尊重每个学生个性的原则,她帮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成长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陈雨嘉的目光并不局限于海淀这片热土。她始终关注着祖国边疆地区的教育事业,每当看到关于边疆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的报道时,她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教育工作者,我有责任、有义务为边疆地区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她说。

当得知北京市教委组织支援边疆教育的消息时,陈雨嘉毫不犹豫地主动请缨,申请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她再清楚不过,选择去西藏,将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旅程,但比起显而易见的困难,她更想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边疆地区的孩子们带去希望和光明。

“对症下药”激发兴趣

怕数学变为爱数学

刚到拉萨,陈雨嘉就被高原气候困扰,常常感到呼吸困难、头痛欲裂。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退缩,而是咬牙坚持下来。

高原缺氧不缺精神,她带着对雪域高原教育事业的满腔热爱,全身心投入工作,无论是教学任务还是管理工作,从未因个人原因延误。

刚接班时,她发现,班里的学生不爱说话,只会眼巴巴看着老师发呆。为此,她“对症下药”,训练孩子们用完整的语言表达,从简单重复到关键字提示,一遍学不会就说三遍。渐渐地,上课主动举手发言的孩子越来越多。她还鼓励学生当小老师,站到讲台上边演示边说,从而激发孩子们的表达。

在少数民族地区,数学学科相对学习难度较大。为了夯实孩子们的数学基础,她利用周末时间义务为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补课辅导,还自费购置奖品、奖状、数学阅读书籍等,并开发益智游戏,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在陈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数学成绩逐渐提高。

陈雨嘉与藏族学生们在一起

有付出就有收获。仅一个学期,同学们的学习精气神就有了巨大改变。56名藏族小朋友建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整体学习成绩明显提升。孩子们愿意回家与家长分享数学课上的积极表现,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班里基本杜绝了不写作业现象。很多家长都主动发来信息,感谢老师让孩子从害怕学数学,转变为爱上数学课、喜欢学数学。陈老师的办公桌上经常会出现孩子们偷偷送来的贺卡、糖果和写满感谢的小纸条。

推动教育科研发展

打造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只有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才能让拉萨的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援藏期间,陈雨嘉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和个性发展的同时,致力于提升当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提高教学水平,理念先行。陈雨嘉系统梳理自己在北京所学的教学理念,与当地教师分享。她多次为拉萨市城关区及学校教师开展业务培训讲座,以“大单元教学”为主题设计校本教研,努力转变当地以被动接受为主的教研模式。在她的指导帮助下,当地青年教师取得了市级赛课一等奖的好成绩,一位新教师获得了春蕾杯精品课推荐展示。

陈雨嘉主持学校教研活动

陈雨嘉在拉萨市城关区名师链接活动开展讲座

除了业务培训外,陈雨嘉还注重与当地教师进行交流合作。她经常与年级组老师们一起进行同课异构研究,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策略。利用“五一”休假时间到拉萨偏远地区海拔最高的市——那曲地区送教,与当地教研员进行座谈,了解学校课堂教学现状,寻找提升课堂效果的突破口。

为了推动拉萨市实验小学的教育科研发展,陈雨嘉结合当前教学改革实际,申请了西藏自治区科研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课堂实践研究》,并成功立项开题。她吸纳了十几位当地教师成为课题组成员,共同开展研究工作。在她的带领下,课题组成员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区域教研活动中进行成果展示,获得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陈雨嘉作课题开题报告

不仅带动本校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陈雨嘉对区域教育发展同样尽心尽力。当得知堆龙德庆区一所学校的老师也想开展相关研究时,她义务为他们进行科研指导,从宏观的科研理念、研究方法,到微观的课堂研究案例撰写,悉心传授经验,并把自己购置的相关研究著作送给老师们学习。

推动京藏教育协作深入发展,陈雨嘉积极奔走,为拉萨市学校引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设备,也为拉萨市的教师们提供了更多学习和交流机会。“只有加强两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从而推动边疆地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她说。

陈雨嘉赴那曲第一小学送教

两年援藏转瞬即逝,陈雨嘉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感悟回到北京。“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希望、塑造未来的伟大事业。”她在雪域高原上,看到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感受到了当地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她表示,将继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为海淀乃至全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边疆地区的教育事业,为那里的孩子们带去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我坚信,在京藏两地政府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边疆地区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

发展北京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