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耕耘,绘就“昌”景——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昌平分局组织召开昌平区责任规划师五周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责任规划师培训交流会
2025-07-03 15:5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为扎实做好昌平区责任规划师工作,在展现责任规划师工作风采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其在推动规划落地、提升城乡空间品质、提高基层规划治理水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近日,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昌平分局组织召开昌平区责任规划师五周年工作总结暨昌平区2025年责任规划师培训交流会。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处室、市责任规划师工作专班、昌平区发改委、住建委等各区级部门,区级平台公司相关负责同志,22个镇街及责任规划师团队代表共计90余人现场参会。

自建立责任规划师制度以来,通过区级责任规划师工作专班的总体指导、各镇街责任规划师的共同努力,昌平责任规划师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提供专业支持

科学高效推动规划落地

各责任规划师团队充分发挥专业统筹能力,深度参与国土空间规划、街区控规等各类规划项目的编制报审等工作250余次,在多个规划节点发挥重要作用。结合地区发展特色,责任规划师通过储备项目需求、规划校核、规划条件与规综方案优化等方式,协助项目谋划与实施等工作共计450余次,并凭借对属地的深刻了解,结合大数据分析、居民画像、问卷意愿对镇街进行70余次画像评估工作。

南口镇责任规划师团队为清华国重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出谋划策

霍营街道责任规划师团队绘制街道公共服务设施“现状-需求-规划”一张图

围绕精细治理

赋能提升城乡空间品质

针对“12345”投诉率较高、居民改造意愿强的小微公共空间,责任规划师团队推动小微公共空间改造点位实施数量达到72个。在回天地区、昌平新城等建成率较高的区域推动城市更新相关工作102项,得到居民的普遍认可。

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聚焦“百村示范、千村振兴”这一重大工程,责任规划师团队搭建了政府部门、村集体、村民、运营企业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协作的工作团队,通过148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以点带面撬动城乡发展的资源。

在拆违腾退地块综合治理工作中,责任规划师团队通过开展现场勘查、用地情况梳理、规划校核、拆后利用方案研讨等26项工作,将拆违腾退用地转变为排除安全隐患、符合规划要求、服务周边群众的全新空间,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综合提升。

天通苑南街道责任规划师团队研发、搭建城市社区级CIM平台

推进公众参与

提高基层规划治理水平

责任规划师团队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和综合研判能力,开展44项公众参与工作,通过了解主体需求与现状问题,带动多方共商、共建、共治;协助镇街政府开展相关工作295次,助力基层提升规划治理效能;通过66项公众宣传、规划宣讲等,加强各层级规划的上传下达,将专业的规划知识普及给公众,并耐心做好答疑解惑工作,推动规划在基层的落地。

城南街道责任规划师团队以共商共建共享的“昌盛模式”为城市治理特色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规划管理人员和镇街责任规划师的专业能力,近日,昌平分局组织召开昌平区责任规划师五周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责任规划师培训交流会。此次培训以“政策宣讲+分享交流”的形式,邀请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乡村规划处副处长环迪、详细规划处(城市更新处)副处长张敏分别就北京市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办法、北京市详细规划改革探索与实践进行政策宣讲。昌平分局执法队、耕保科分别就存量公共公益项目手续补办、昌平区耕地保护与监督实施工作进行政策解读,并邀请天通苑南街道、南口镇、十三陵镇责任规划师团队做主题分享。

环迪同志主要介绍了《北京市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办法(试行)》的核心内容:一是乡镇规划编制的重点是要传导落实上位规划的目标指标和刚性管控要求,以科学规划引领发展,筑牢乡村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基础底盘,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二是乡镇实施过程中要重点引导产业发展、注重生态宜居、提升特色塑造、强化价值提升,同时明确乡村地区各类建设项目的实施路径。三是在乡镇规划的政策保障方面,要持续加强规划和土地政策的融合创新,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制度探索,保障乡村地区新产业新业态的用地需求。四是建立乡镇规划运行维护管控机制,保障上下位规划有效衔接,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全面提升乡村地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张敏同志介绍了北京详细规划改革的工作重点和实践意义。本次控规改革是以问题为导向,突出时空统筹、刚弹结合、编管一体等特点,编制能用、好用、管用的详细规划。同时要以规划街区为基本单元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用地布局、加强系统支撑、提升空间品质、重塑空间价值。此外,在控规实施管理过程中,应统筹配置空间资源、谋划策划城市应用场景、生成各类实施项目,并用好责任规划师力量和数字智能工具,发挥好政府、市场和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效应,结合实际,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分局执法队介绍了存量公共公益项目手续补办要求及路径:在补办要求方面,公共公益类项目在土地用途上需符合上位规划,且权责清晰无争议。在补办流程方面,明确属地政府、昌平分局及各委办局相关职责。在下一步工作计划方面,昌平分局将深入镇街,协助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切实打通最后一公里,推动补办工作提速增效,力争尽快完成整治任务。

分局耕保科介绍了昌平区耕地保护与监督实施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是建立“线索归集—分类移送—推进整改—图斑核实—汇总销账”全流程督办机制,实现耕地保护闭环管理。二是建立"动态调度+台账管理"双轨机制,定期深入镇街召开现场调度会,聚焦土地复耕、违建拆除等重点任务,构建全流程台账管理体系,按月将整改台账报送区政府,推动耕地保护整改任务在区政府的统筹部署下规范、有序、高效推进。三是以编制耕地保护规划为契机,优化耕地空间布局,引导乡镇地区耕地有序集中连片、高效利用。

责任规划师交流环节,天通苑南街责任规划师团队代表奚雪松、南口镇责任规划师团队代表周宇、十三陵镇责任规划师团队代表林泷嵚分别就回天地区街区更新理论与实践探索、南口清华国重项目从规划编制到落地实施、十三陵镇助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共融发展三个主题进行了分享交流,生动介绍了镇街责任规划师的在地工作,为其他镇街责任规划师的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借鉴。市责任规划师工作专班王宝音结合三位责任规划师的交流,肯定了昌平区责任规划师工作的成绩,并在规划落实、特色塑造、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建议。

“平”心耕耘,绘就“昌”景。昌平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静表达了对昌平责任规划师工作的期望。2025年,随着昌平区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发布,预示着全区的发展要从高速度提升到高质量,这对责任规划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5年昌平区责任规划师的工作将重点围绕总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建立,开展“四个一”工作,即整体构建“一套工作组织架构”、动态提供“一揽子技术服务支撑”、组织开展“一系列责师交流活动”、常态化开展“一系列规划宣传工作”。各镇街责任规划师要以此为平台,深化“多师协同”工作模式,开展组织建构、交流培训、宣传报送三方面重点工作,推动昌平责任规划师工作继续走深、走实。昌平区责任规划师专班也将与责任规划师共同努力,提升昌平区规划建设水平,增强规划决策的科学性,推动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助力昌平“四区”建设开创新局面。

本内容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昌平分局、勘察设计管理处、乡村规划处、详细规划处(城市更新处)提供


作者:

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