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听院长专家说,“院”你心怀热爱!
2025-07-04 15:5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无论你是正在填报志愿的考生

还是已在学校深耕的学子——  

关于学院与专业

你了解得足够深吗?


志愿填报,增进了解?

想看清心仪专业的真容!  

身在校园,学在其中?

想挖掘学科的深层魅力与未来可能!  


官微君这就带大家一起去

听听各学院权威院长、专家教授

深度剖析学院特色、专业内核

前沿发展、资源平台与无限机遇!  

 

这一次来跟着官微君

从权威视角认识

历史文化学院

法学院

教育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是中央民族大学成立最早的院系之一,吴文藻、潘光旦、费孝通、翁独健、王钟翰等前辈曾在此任教。经过多年积累,历史学专业形成了传统史学底蕴深厚、民族史教学优势突出的鲜明特色,拥有历史学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全国民族史、民族关系史、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镇。  


历史文化学院 廖靖靖老师


学院名师荟萃,入选国家级、省部级以上人才20余人次。建有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历史与地理研究基地”、国家民委区域国别研究中心“缅甸研究中心”。2021年,学院设立“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作办公室,承担国家“十四五”重大文化工程《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

2018年以来,《唐史五讲》《中国古代史》《边疆史地调查与研究》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国古代史》《近代中外关系史》入选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中国民族史概要》《中国历史地理》《中国环境史纲要》入选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课件,相关教学团队入选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新文科”研究项目及北京市优秀本科育人团队,获评国家级、北京市和国家民委优秀教学成果奖8项。3个本科生项目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6篇本科论文获评北京市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毕业生深造率超过60%。


图片


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195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有三个本科专业方向,分别是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实验班)和历史学(强基计划班)。依照学校大类招生规定,我院自2019年起实行历史学大类招生,基地班、实验班一年级大类培养,二年级后分专业方向培养。历史学(强基计划班)单独招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详情可见历史文化学院网站 https://history.muc.edu.cn/)


图片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自1979年开始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是全国较早设立法学专业的高校之一。经过四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2011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入选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首批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2021年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并牵头申报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文明互鉴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2025年,根据《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关于设立宣传文化法治研究基地(试点)的通知》,成立国家级宣传文化法治研究基地。


法学院院长 宋玲教授


学院学科体系完备,专业特色鲜明。目前设有公法与理论法学系、刑事法学系、民商与经济法学系和国际法与涉外法学系,教职工57人。并具备法学理论、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和国际法学六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法学法硕和非法学法硕专业学位授予点,在校博士、硕士和本科生2000多人。近年来逐步凝练出人权保障、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文化法治等特色优势方向。学院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回应社会需求,多次为党和国家提供立法与决策咨询,主办民族法学研究会年会、新时代黄河文化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等多项会议,协办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8届会议“云上边会”,为中国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与人权保障事业发声。


图片

2023年法律文化节普法进校园


图片

2024年法律文化节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具有完整的“本-硕(学硕+专硕)-博(学博+专博)”人才培养体系,拥有教育学博士后工作流动站,现有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学科(教育学)、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教育学)建设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等。学院建有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民族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基地”、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等各类教学科研平台。


 教育学系副主任 陈志伟教授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3人,21人有海外学习经历。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项目”1人,宝钢优秀教师奖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1人、中青年英才1人,1人担任《民族教育研究》主编、2人担任副主编,有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及教学团队1个、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1个。近5年,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18篇,产出代表性著作26部。



图片

遵义研学活动


学院秉持“以生为本”,构建“应用导向-校企联动-精准指导”机制。近5年,在教育行业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平均为90.5%,为教育事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可靠的高质量专业化人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蒙藏学校旧址研学活动


教育学院现有一个教育学本科专业,近三年每年招收学生80人左右,同时招收教育学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学-文学”双学位从2023年开始办学。

学院设置教育学原理、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普通心理学等课程,引导教育学本科学生在掌握扎实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发展。


图片
图片

三笔字大赛


图片

“为师之道”讲课比赛


图片

学院运动会


在课程建设中,教育学入选了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学科,《民族教育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北京市高校优质本科课程重点项目、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现代教育技术学》获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本科教学取得了良好成效。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2000年,是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教育示范基地”、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及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指定的HSK考点。学院始终秉持“全球化视野,国际化思维,创新性行动”的理念,以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为使命,目前已形成具备中外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和语言进修生四个办学层次的完整培养体系。


国际教育学院院长 陈天序教授


学院拥有一支以中青年学者为骨干的教学科研和管理队伍,现有专职教师2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3人。近五年,承担校内外科研项目63项,发表SSCI论文13篇,CSSCI论文23篇,出版专著9部,并建有国内第一个国际汉语教学数据库,在国内外学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图片

春季社会实践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是北京市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采取“知行研+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良好的教学研究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约三分之一课程采用内容教学法主导的全英文或中英双语授课。


图片

师生参加运动会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交流合作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如哥伦比亚大学北京中文暑期项目(CIB)、杜克大学留华暑期项目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跨文化交流机会。

留学生参与“端午龙舟文化体验”活动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属中国语言文学大类,核心课程涵盖文学、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文化和教育等多领域;注重教学实践,学生本科阶段可在国际教育学院及其他著名汉语教学项目进行实习。学生发展空间广阔,可升学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或出国深造;就业可应聘孔子学院总部、语合中心及国外招聘的汉语国际教育工作的志愿者,或在国内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交流相关工作。



图片


院长专家说专业系列持续更新

欢迎关注官微追更! 

探秘你感兴趣的学院和专业


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学习体悟、专业故事或想对学弟学妹说的话!

你的经验同样宝贵哦!



出品丨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来源丨招生就业工作处
封面丨王艺珍 郑莹莹
排版丨王 楠   畅
审核丨贺露露 马丹妮 崔艺璇


作者:

中央民族大学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