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在实验楼报告厅召开本科专业动态调整专题研究会。学校校长方复全,党委常委、副校长蔡春、王洛忠出席会议,教务处和招生就业处负责人,以及各教学单位正职、教学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蔡春主持。
方复全在讲话中指出,当前高等教育处于深刻变革期,高校应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立足国家战略,强化使命担当,坚持需求导向,突出特色发展,构建新时代专业发展格局;二是要完善调整机制,严控专业入口,加强协同联动,定期开展评估,提升专业建设效能;三是要强化过程保障,拓展资源渠道,强化责任落实,构建质量闭环,推动专业内涵发展。
教务处处长王海燕作本科专业动态调整工作汇报,详细梳理了首都师范大学本科专业动态调整的政策背景、行动举措与后续工作。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王海龙、教育学院院长张爽、美术学院院长王海滨、化学系副主任郭帅、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于开莲依次汇报了院系专业调整情况,展示了在专业动态调整工作中的积极探索与阶段性成果。在交流环节,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宗琥、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副院长蔺雪芹分别围绕外语类和地理类专业调整进行交流发言,现场气氛热烈。
王洛忠表示,一是要深刻认识本科专业动态调整工作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二是专业调整须结合北京市任务要求,加大力度、系统推进;三是要加强研究、动态调整、主动谋划、全员参与,保证专业调整工作积极稳妥、科学开展。
蔡春指出,要处理好近期本科专业动态调整工作与“十五五”规划、时代需求与学科基础、主动作为与被动转型、新增急需与减停并转、自我主体与协同联动这五种关系,学科专业一体谋划,构建学校内外协同的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格局。
此次会议进一步凝聚了全校共识,明晰了专业调整方向。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齐心协力、开拓创新,扎实做好专业动态调整工作,为首都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教务处;作者:陈天翌;值班编辑:王闻彬、何雨阳、杨渊凯;责任编辑:扈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