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制乐器到探访家乡河流生态,从挑战“一日无电子设备”到参与篮球训练营集训……这个暑期,密云区的中小学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作业大礼包”。各校暑期作业突破传统模式,以五育并举为核心,通过跨学科实践、真实情境探究、个性化成长路径设计,将知识学习与生活体验、家国情怀与综合素养培育深度融合,构建起“知识图谱”与“成长图鉴”并重的创新作业体系。
“用塑料瓶、吸管等废旧物品敲打出专属旋律,给自制乐器起个酷名字;采访家人的青春歌单,记录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时光故事。”朝阳实验小学密云学校的暑期作业单上,音乐与孩子们的假期居家生活碰撞出别样火花。该校校长徐国文介绍,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学校还设计了“铭记历史致敬英雄”主题实践作业,学生们要在假期观看《鸡毛信》等影片,完成在密云红色地标争当“红领巾讲解员”等任务,让爱国情怀在实践中生根。
“你想从哪些方面了解家乡的河流?”交大附中密云分校暑期实践任务中,地理学科以“知家乡,爱家乡,厚植爱国情怀”为目标,要求学生们利用暑期时间,以密云白河音乐喷泉为依托,开展探究潮白河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生态实践活动。这种“学科+生活”的设计理念贯穿于密云多校的作业设计中:太师屯镇中心小学将数学优化模型融入“沃柑包装运费计算”;密云五中要求学生既要参与至少半天的公益服务,也要为家人做一顿饭传递感恩,同时规划出新学年目标……密云区教师研修学院教研员刘秋媛表示:“传统作业往往是知识点的机械重复,而现在的作业更像‘微项目’,助力学生在假期实现知行合一。”
密云区第一届中小学生篮球训练营
专业体育训练、玩转前沿环保科技也将成为密云学子暑期生活的标配。为落实“体育八条”,密云区将继续举办第二届中小学生篮球训练营。本届训练营采用“专业梯队+竞赛选拔”机制,由职业篮球名宿与金牌教练主导设计课程体系,面向市区级比赛获奖主力队员,组建小学至高中6个组别的精英梯队,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篮球运动技能,丰富比赛经验,培养篮球后备人才队伍,助力篮球拔尖人才培养。密云区第二小学等校也设计了1分钟跳绳等适合居家开展的体育作业,“学校准备了相关的教学视频和指导资料,方便学生在家自主学习和练习。体育教师将评选出‘假期体育锻炼小明星’,在学校进行表彰和展示。”密云二小体育老师郑雪飞介绍,作业一经发布,不少学生就积极组建了线上小组分享技巧,让运动成为暑期最火“社交方式”。
在密云区青少年宫开设的“双碳先锋研学营”,孩子们将深入世园国际营地等地,化身“碳侦探”和“能源工程师”,通过碳足迹计算、太阳能小车竞速等沉浸式体验,将抽象的环保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活动特别设计了“个人碳账户”系统,量化各个低碳行为的影响,同时,引入碳核算工具、清洁能源技术等前沿内容,通过路演答辩和专家评审环节,为学生提供绿色职业的早期启蒙,激发创新潜能。
密云区教委副主任吴明奎表示:“这些看似‘好玩’的作业,其实都经过精心设计。比如制作乐器培养了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生态考察锻炼了观察力和责任感。教育可以很有趣,学习可以很快乐。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习扎根生活土壤,为孩子们搭建更多成长平台。”
(采写:本报记者 姜思瑶;密云区教委供图;编辑:赵翩翩;复审:郝彬;终审: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