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办人工智能学院成立大会。会上,与会领导及嘉宾为人工智能学院揭牌,标志着该校在地学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领域迈出重要一步。学院还举行了领先级华为ICT学院和人工智能实习基地的揭牌仪式。当天,来自科研院所、企业及高校的院士、学者共聚一堂,共议人工智能赋能地学发展的新路径。
据悉,人工智能学院由原信息工程学院整合升级而成,是学校重点建设的特色学院之一。学院立足人工智能与地学交叉融合创新,依托学校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双一流”学科优势,深耕地学智能化,助力两个“双一流”学科建设,形成“人工智能前沿+地学交叉”特色。学校党委书记雷涯邻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是学校落实国家“教育、科技、人才”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关键一步。作为以地学为特色的“双一流”高校,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推动地学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交叉创新平台,助力地学领域高质量发展。
会上,副校长刘大锰宣读了关于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工智能学院的决定。雷涯邻书记、赵志丹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成善、成秋明,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王仰华,欧洲科学院院士张大庆共同为人工智能学院揭牌。
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长兵教授在会上全面介绍了学院的建设方案。他指出,学院将重点聚焦智能感知与计算、地学大模型、地球系统智能等方向,着力打造“教学—科研—产业”一体化的协同创新体系,助力学校在地学人工智能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周长兵介绍,人工智能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93年成立的计算机应用系,历经30年发展,已形成“四系一部一中心”的学科架构,涵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7个本科专业,其中包含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88人,师资团队超1/3具有海外背景,形成本硕博贯通、产学研协同的完整人才培养链。学院计划于2025年秋季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试点。
王成善院士、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王建民,以及华为中国战略与Marketing部部长唐小光先后致辞,对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们结合自身所在领域,从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趋势、产学研融合创新路径,以及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
会上还举行了领先级华为ICT学院和人工智能实习基地的揭牌仪式。学校副校长武雄为华为ICT学院揭牌;学校副校长刘大锰和武雄共同为人工智能实习基地授牌,企业代表出席仪式。
会后,在同期举办的“AI革新与数智驱动科教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科学家成秋明教授、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张大庆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文继荣教授,围绕人工智能在地球系统科学、泛在感知等方面的应用,以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深入交流。院长周长兵表示,希望通过论坛,促进人工智能与地学等相关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推动前沿技术在科研和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学校在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中取得更大进步。
(采写:郝彬;学校供图;编辑:张广林;复审:郝彬;核发: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