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网红主播权益如何保障?通州法院这场通报会为您划重点!
2025-07-08 21:0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平台用工劳动关系如何认定?主播跳槽竞业限制是否有效?月嫂与平台是否构成劳动关系?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快速发展,外卖骑手超千万、网络主播逾1500万……这些数字勾勒出我国新就业群体的庞大轮廓。他们以灵活就业为主,成为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保障好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促进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成为民生关切焦点。

7月8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通报会,系统通报近五年通州法院新业态劳动争议案件审理情况,并发布五起典型案例,积极推动新业态劳动者权益的维护和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北京市人大代表王晓荣,通州区人大代表张国强、仇玉红参加新闻通报会。

通州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陈汉东介绍,2020年以来该院共审结新业态劳动争议案件百余件,其中快递员、外卖骑手纠纷占比超60%,网络主播案件占比超20%。新业态案件呈现“三难”特点:一是劳动关系认定难,平台企业通过外包协议、诱导注册个体户等方式规避责任,一例骑手纠纷甚至牵涉五方法律主体;二是调解与服判息诉难,超过一半的案件诉求涉及劳动关系确认问题,双方因社保、工伤待遇等核心权益对立情绪突出,调解率较低;三是劳动者维权难,部分新业态从业人员受限于学历水平,电子证据留存意识薄弱导致举证困难。

面对新挑战,通州法院创新举措,“穿透式审判”实质认定劳动关系;联合工会、人社等六部门建立调解合力,构建“法院+仲裁+六方联动”机制;向骑手、主播等群体推送风险提示,引导企业合规用工,实现线上线下精准普法。

通州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家事审判庭)庭长李士刚指出,新业态劳动争议案件具有用工模式隐蔽、新业态从业人员证据收集意识弱、企业用工不够规范等特点。对此,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筑牢个人权益防线,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二是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规范用工管理体系;三是强化协同治理效能,激发行业自治活力。

民事审判一庭(家事审判庭)矫冰玉法官现场发布五起典型案例,直击新业态用工模式下的司法痛点。在主播刘某与原公司因竞业限制产生纠纷一案中,刘某违反了与原公司为期2年的竞业限制约定,离职不足1个月就在其他公司担任相近卖品的网络主播。通州法院认为公司对主播的包装培养及流量推广等投入将直接转化为主播自身价值的一部分。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应充分考虑所涉主播是否属于竞业限制义务的适格主体,合理判定主播的守约义务和违约责任。经审理依法支持了原公司诉求,有力推动直播行业良性竞争。在网约车司机猝死案中,平台以“合作协议”“限定险种”规避法定投保义务,将“接驾时间”“听单时间”计为休息时间,违背劳动保护基本原则。司机连续驾驶10小时仅休息1小时后猝死,法院判决平台公司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本案明确网约车平台强制投保人身意外险、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的法定义务,为同类案件提供裁判指引,推动平台经济合规发展。

扫码查看典型案例

通报会上,通州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郜超表示,通州法院将以此次通报会为契机,进一步贯彻落实“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重大部署,持续加强对新业态用工领域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不断优化裁判规则,创新解纷机制,凝聚各方合力,切实维护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规范引导平台企业健康发展,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力量。

人大代表点评

王晓荣

北京市人大代表

通州法院此次关于新业态用工劳动纠纷审理情况的通报会,聚焦社会热点,回应民生关切,展现了司法机关在数字经济时代的责任与担当。案例剖析深入,裁判规则清晰,既保障了新业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为平台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合规指引,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希望通州法院继续发挥审判职能,深化多元解纷机制,为新业态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法院审理类似案件提供可借鉴的“通法经验”。

张国强

通州区人大代表

本次通报会聚焦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举措扎实、成效显著、意义深远。通州法院立足城市副中心发展实际,主动回应平台经济下的司法新需求,通过“穿透式审判”精准识别隐蔽用工关系,创新构建“法院+仲裁+六方联动”多元解纷机制,切实破解了劳动关系认定难、调解难、维权难等问题。发布的典型案例覆盖外卖、直播、家政等民生领域,彰显了司法对新业态劳动者“安薪乐业”的坚实护航。希望法院持续深化数字治理与法治融合,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更有获得感、安全感。

仇玉红

通州区人大代表

通州法院在新业态劳动纠纷审理中展现的司法担当令人印象深刻!面对平台经济带来的新型劳动关系挑战,法院坚持“事实优先”原则,以典型案例明晰裁判规则,通过“劳无争·民无讼”党建品牌凝聚解纷合力,为外卖骑手、网红主播等群体筑牢权益保障防线。特别是“六方联动”机制将工会、人社等部门力量引入基层解纷,体现了司法为民的温度与智慧。未来建议进一步强化对企业合规用工的引导,推动行业自治与法治协同,从源头预防纠纷,助力副中心打造健康有序的新业态生态圈。

供稿:北京通州法院

编辑:方迎君 肖飞

审核:李泽


作者:

京法网事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