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儿子来看我,停车就像打仗,现在能安心陪我一整天!”近日,站在整洁有序的小区停车场旁,家住田村路街道玉泉北里一区的王秀荣满脸笑意。曾经,玉泉北里一区的停车乱象如同顽疾,让居民们饱受困扰。如今,这里的停车难题得以圆满解决,车辆停放井然有序。这一转变的背后,是玉泉北里社区党委坚持“大家商量着办”的理念,凝聚居民、物业、产权单位等多方力量,共同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的生动实践。从问题初显到矛盾激化,从多方协商到方案落地,一场关乎民生的停车治理攻坚战,在一次次真诚对话、一番番智慧碰撞中,书写出温暖人心的社区共治新篇章。
抢车位成居民“心头病”
下班回家抢车位,居民直呼“太难了”。“每天下班开车回家,在小区里绕来绕去,转了十几圈都找不到车位,有时候着急得直冒火!”居民李现平说起往日停车的艰难,无奈地摇了摇头。这样的场景,在曾经的玉泉北里一区是常态。
“我儿子来看我,没地方停车,停在路边被罚了两回,心疼啊。”王秀荣说起这事就叹气。小区停车位紧张,不仅让居民们为停车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更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和邻里矛盾。乱停乱放导致剐蹭事故频发,居民之间争吵不断,原本和谐的邻里关系也因此出现裂痕。
玉泉北里社区党委书记韩梅对小区停车乱象有着深刻的认识:“玉泉北里一区包括单位家属楼和玉泉北里一区9号楼两个院落,共有1211户居民,常住人口3040人。但小区内车位有限,两个院落边上一条市政代征道路更是乱停车的‘重灾区’。”据韩梅介绍,这条市政代征道路长期无人管理,路两侧停满了车辆,道路狭窄得仅容一辆车勉强通过。“你看,像这辆车就只能紧挨着另一辆车停放,导致别人的车根本开不出来,自己的车还容易遭剐蹭。”韩梅翻出手机里停车位改造前的照片,画面中车辆挤作一团,几乎堵死了通道。
“韩书记,现在停车越来越难了,该整治一下了!”“外面的车越来越多,小区居民都没地方停了,您给协调一下吧!”那段时间,韩梅几乎每天都会接到居民们的电话和诉求,看着大家焦急的神情,她明白,停车问题已经到了必须破解的地步。而要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寻找破局之道。
“大家商量着办”破解难题
“要解决停车问题,首先得摸清底数!”在社区召开的首次协商议事会上,韩梅的提议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赞同。“只有知道有多少僵尸车,有多少非本小区的车,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清理和整治。”居民代表老张的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于是,一场全面的摸排行动在小区展开。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人员和热心居民组成联合小组,逐一对小区内的车辆进行登记、排查。经过连续一周的努力,他们终于摸清了小区停车的详细情况。
摸清底数后,清理整治工作随即展开。今年2月25日,社区联合物业及产权单位,对僵尸车展开全面清理。面对一些车主的不理解和阻挠,工作人员耐心沟通、解释政策,最终成功清理了7辆僵尸车和近80辆外来车辆。同时,他们还对周边堆放的枯叶垃圾进行清扫,排除了火灾等安全隐患。
清理完僵尸车和杂物后,如何增加停车位成为新的焦点。社区再次组织居民、物业和产权单位代表召开协商会。“我们可以整合社区边角地及零散空地进行开发规划。”“边上的空地还有不少空间,经过合理规划,应该能增加不少车位。”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最终,经过精确测量和规划,新增了30余个车位,最大程度地为居民增加了停车空间,有效减少了占道停车和乱停放现象。
然而,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停车场整治后,需要安装道闸系统和监控系统,还有现场保安的成本,初步核算,大约需要近10万元资金,这笔钱从哪里来?如何收费才能既保证停车场的正常运营,又让居民能够接受?一道道难题,再次摆在了韩梅和大家面前。
“作为社区的物业公司,我们也希望给居民们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停车环境。”小区物业公司项目经理牟其俊在协商会上表示,经向公司请示,物业公司愿意前期拿出四万多元。韩梅也向田村路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反馈情况,申请到五万元资金,为停车场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资金保障。
从停车难治理到幸福感提升
资金问题解决后,收费标准成为居民们最关心的话题。为了制定出合理的收费方案,韩梅组织召开了多次协商会,广泛听取居民意见。
“我们小区居民收入水平参差不齐,收费不能太高,不然大家负担不起。”“但也不能太低,否则停车场无法正常运营,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居民们各抒己见,现场讨论热烈。
玉泉北里一区9号楼的王国强是业委会主任,他主动承担起了测算成本的任务。他查阅资料、走访周边社区、与社区达人和物业公司沟通,经过认真细致地测算,提出了第一辆车每月最高225元的收费标准。“经过我们的测算,每个车位每天的成本应该是7.41元,只要不低于这个成本,停车场就能正常运营。”王国强在协商会上向大家解释说。
为了让收费方案更加合理、公平,在不高于周边社区及路侧停车收费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居民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采用按时计费与每日封顶相结合的方式。居民停车才交、不停不交,这种灵活的管理方式,进一步降低了每月最高停车费用。为避免上下班期间出入口拥堵,采用预存停车费、出门自动扣费的方法,方便居民开车进出。针对居民家中多辆车、外来车的情况,则采用阶梯收费的方式,第一辆车0.75元/小时、第二辆车1元/小时、第三辆车1.3元/小时,外来车8元/小时,实现停车位的适当调控。
“这个收费标准和方式很合理,既考虑了我们居民的利益,又保证了停车场的正常运行。”居民们纷纷对新的收费方案表示认可。经过反复协商和完善,收费方案最终敲定,并在小区内进行了公示。
今年4月1日,停车场管理系统正式启用。崭新的道闸缓缓升起,清晰的监控画面实时显示,现场保安认真值守,曾经混乱的停车场焕然一新。由于外来车辆停车费用较高,很少有外来车辆停放,基本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停车需求。王秀荣笑着说:“现在我两个儿子每周都来看我,有时候陪我一整天,再也不担心停车难问题了。”看着居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韩梅和所有参与停车治理的工作人员都感到无比欣慰。
如今,曾经困扰居民的停车难问题得到了解决,小区的停车管理已逐渐步入正轨。从最初的矛盾不断,到如今各方凝聚共识,这背后离不开社区党委的积极引领、物业及产权单位的配合协作,更离不开全体居民的共同努力。这段共治实践的历程,不仅解决了小区的停车难题,更让居民们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小区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韩梅表示,社区党委以停车治理成效为支点,定期组织居民代表、业委会、物业公司召开“治理向前看”议事协商会,梳理后续道路维护、安全保障问题清单,形成社区治理“痛点库”。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物业主动完成了三条内部道路的路灯维修、监控安装、增加巡逻人员、美化周边绿化等工作,形成了“解决一个问题、升级一类服务”的治理链式反应,居民满意度不断提升。未来,社区党委将以此次停车治理为契机,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党建引领下多元共治的新路径、新方法,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向新的高度,让居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记者 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