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文明,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是流淌在城市脉络里的气息。在文明春城的建设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行动树立文明新风,从生态保护的躬身实践,到文化传承的执着坚守,处处都跃动着文明的鲜活力量。即日起,“春城文明合伙人”系列报道将带您走进他们的世界,聆听他们与文明同行的故事。
在滇池西岸,碧波荡漾间,有一个三面环山的白族村落——杨林港村。这里,青瓦白墙点缀林间 ,村口牌坊上镌刻着村落的名字,村子小路干净整洁,一步一景,有开满鲜花的门庭院落,有干草编扎成装饰品的艺术走廊,有种着各种多肉的歇脚凉亭,有灌木簇拥的品茶小院……每家每户的房子门口根据自家所种植物和布景的不同,呈现出独特的风格,而在这座美丽的小村庄里,有一位土生土长的白族人,也是观音山社区杨林港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他就是董珈源。
杨林港村紧邻滇池,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董珈源深知这一点,他带领村民们主动投入义务劳动,将滇池边的阿扎利嘴湾卫生环境彻底打扫清理,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在他的带领下,阿扎利嘴湾沿岸的小路变得整洁有序,很多游客一到周末便来到岸边露营烧烤。再往里村子方向走,还有乡村稻田和荷花美景,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
董珈源不仅关注生态保护,更致力于推动产业融合,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他巧妙利用村里的白族文化特色,鼓励村民将自家院落改造成具有白族风情的民宿,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同时,他还积极推动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如打饵块、陶艺制作等,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感受白族文化的魅力。此外,他还精心打造了多个新型文化休闲空间,如“乡村田园驿站”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为了进一步推动村庄发展,董珈源积极吸引国内生态研学团队到村里开展短期研学活动。他参与的文化课堂、滇池教育基地等项目,不仅为大学生和老师提供了毕业设计、生态课题的实践平台,也为村庄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在他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研学团队来到杨林港,为村民增加了收入,也提升了村庄的知名度。
董珈源深知人才是村庄发展的关键。他鼓励返乡创业青年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在他的倡导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参与到村集体公司的经营和村庄事务的管理中来。他们为村庄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也推动了村庄 的持续发展。
董珈源,用他的智慧和汗水,带领杨林港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他深知,只有充分发挥好自身资源优势,不断摸索农文旅发展的新道路,才能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此时的杨林港村正逐步成为滇池沿岸的一颗璀璨明珠,绽放着属于自己的文明新风尚。
掌上春城记者:毛琳珠
视频:姚周
责编:李晓梅
编审:李雪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