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家京东MALL在南中轴落地,废弃锅炉房变身网红湘菜“排队王”,非遗客家风味首店扎根都市商圈……丰台区以“首店经济”为核心引擎,正从“首店集聚地”逐步升级为市民“首选消费目的地”。近日,记者走访发现,一批批特色首店不仅带来前沿消费体验,更深度激活区域商业活力,释放澎湃消费新动能。截至6月30日,全区已累计引入北京首店244家,通过“首店引入+全新体验”,将前沿消费场景与在地文化深度融合,打造“沉浸式、互动化、生活化”消费新体验,实现商业创新与居民生活的同频共振。
场景创新:京东MALL点燃南城消费热力
走进南中轴“首都商务新区商圈”,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京东MALL南三环店人潮涌动。这座7.8万平方米的“科技+文化+潮流”一站式综合体,作为北京首店自5月31日启幕便成为“流量担当”。从专业电竞体验区、咖啡文化空间,到DIY烘焙教室、个护体验专区……多元化场景精准覆盖家庭与年轻客群。其核心魅力在于“沉浸式体验+全品类覆盖+场景化服务”,巧妙融合百年中轴线文明与现代科技生活,打造南城家电家居、3C数码的国补体验卖场。“这里像个科技乐园,新品一站购齐,边玩边体验,大人孩子都尽兴。”正体验新耳机的顾先生说道。
这里更是京城电竞新据点。专业的电竞比赛场地内定期举办职业战队水友赛、北京高校电竞联盟联赛等重磅赛事。红魔北京首店的同步入驻,带来了全系列电竞装备及专属顾问的调试服务,吸引了众多爱好者。“日均客流破万已成常态。”现场负责人指着熙攘的人群介绍道,“这里不只是卖场,更是年轻群体的‘网红打卡地’、家庭消费的科技生活乐园。”其辐射效应带动周边餐饮、娱乐等业态同步升温。
政策护航:老厂房蝶变湘味“排队王”
南三环外成寿寺街道,宋家庄鱼市·围炉湘菜餐厅以“市井烟火气”颠覆传统餐饮体验。这处由废弃十余年的锅炉房改造而成的北京首店,保留了原始水泥墙、矮木板凳等工业风元素,搭配明档厨房、现杀鲜鱼的场景,瞬间将人拉回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热闹的大排档。招牌水煮雄鱼、长沙臭豆腐等湘菜经典与围炉煮茶的闲适体验,吸引了周边居民与远道而来的食客。“开业就成了‘排队王’,朋友小聚、家庭聚餐都爱来这儿。”正在排队等候的汪女士告诉记者。餐厅的火爆不仅激活了老旧厂房的商业价值,更以“城市更新+首店经济”的模式,促进周边社区消费升级。
“从办理证照到商圈资源联动,相关部门提供了一站式服务,非常精准高效。”创始人杨金祥说道。此外,北京方庄购物中心的焕新启幕,以升级改造撬动经济活力。“我们在联络餐饮品牌时,重点推介首店政策,引导品牌落地首店。对于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我们还会推荐《2025年支持商场、商街、商圈品质提升项目的通知》政策。”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精准服务是吸引和留住首店的关键,对于符合条件并有意向申报政策的企业,通过协助企业准备提报材料,按照流程指导完成申领工作,让企业能够享受到政策支持。”
生态构建:丽泽商圈打造全天候“首选地”
重点商圈是各类品牌进驻丰台市场的首选之地,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与集聚效应。丽泽天街内,客语广东客家菜丰台首店以匠心守护非遗本味。“盐焗鸡是本店的招牌,采用非遗工艺。”随着店长轻掀锅盖,热气裹挟着鲜香扑面而来,“精选广东山区放养120天的胡须鸡,以特制盐料按摩后用两层纸包裹、海盐焗50分钟,明档制作确保新鲜。”店内围屋元素与食品安全管理,让传统在都市商圈扎根。
作为首店经济核心引擎,丽泽商圈已形成强大集聚效应,从“单一金融商务区”转型为“全天候活力中心”,夜间客流量实现双位数增长,成为南城消费热门之选。商圈内美食体验丰富多元,既有达尼罗叔叔等异国风味西餐,也有即将开业的野杜鹃等地域特色餐饮,改造中的“丽泽食集”将集结王繁星面馆等网红餐饮,满足商务与家庭客群需求;3000余平方米的“物美X超值”店正在推进场景化升级,以“好货不贵”定位精准对接民生需求。通过构建“国际首店+本土特色+概念体验”品牌矩阵,丽泽商圈持续推动消费品质升级,未来还将引入更多国内外首店、旗舰店,向“国际化消费地标”稳步迈进。
从吸引“首店”落户,到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之地,丰台以“首店+”模式激活消费动能,不仅为市民带来多元化、高品质的消费体验,更为区域经济注入创新活力。丰台正用“首店+场景+政策+生态”的组合拳证明,真正的消费升级在于激活城市空间的内生动力,让每个首店成为撬动区域发展的关键点。未来,随着更多首店的落地与消费生态的完善,丰台将持续书写“首发经济”的新篇章,并为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贡献坚实有力的丰台力量。
来源 丰台区融媒体中心
丰台时报
记者袁阳
通讯员陈烨
审核 赵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