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北航博物馆!走进中国首座面向公众开放的综合性航空科技博物馆
2025-07-11 10:4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我国自行生产研发的第三代多用途全天候战斗机歼-10、北航自行设计制造的我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垂直与短距起落作战飞机“鹞”式飞机……近日,记者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以下简称“北航博物馆”)的大门,仿佛踏入了一座立体的空天史诗档案馆。作为中国第一所向公众开放的综合性航空科技博物馆,这里不仅收藏着300余件航空航天文物的“时光密码”,更以长空逐梦、银鹰巡空、神舟问天、空天走廊四大主题展区为经纬,通过高科技手段展示了航空航天原理以及人类飞天的历程,承载着丰富的科学原理和厚重的历史积淀。

从机库到殿堂一座高校博物馆的蜕变史

北航博物馆的前身是北京航空馆,成立于1985年,是在北航飞机结构陈列室和飞机机库基础上进行扩建而成的。历经20多年后,部分长期裸露在室外停机坪上的飞机在风吹日晒下已变得陈旧,经近4年原址新建并扩充展品,2012年校庆重新开馆并更名。北航博物馆是我国第一所向公众开放的综合性航空科技博物馆,总面积达25100平方米,馆藏300余件国内外公认的航空航天文物精品以及结构、发动机、机载设备等珍贵实物,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教育部红色文化弘扬基地、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如今,25100平方米的空间里,8300平方米的展区如展开的航空画卷——“长空逐梦”“银鹰巡空”“神舟问天”“空天走廊”四大展区,像四把钥匙,解锁着航空航天文物的奥秘。从歼6机身到AL-31F涡扇发动机,从东方红1号模型到舱外航天服,这里的每一件实物都在诉说着人类飞天的热血与智慧。

北京一号我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

在银鹰巡空展区共展示了34架真机,其中由北航师生自行设计制造的我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成为参观者的集中打卡点。“北京一号”是北航自行设计和制造的我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客机里面有10个座位(包括两名驾驶员)。在当时,北航千余名师生白手起家,鏖战百天,将“北京一号”送上了蓝天。

据介绍,“北京一号”轻型旅客机采用的双发动机下单翼布局,是当时比较先进的气动布局。根据设计,它的最高时速可达312千米,航程700千米,耗油量小,可在小型机场起落,特别适用于县际之间的短途交通。事实已经证明,“北京一号”仅仅是个开始,在空天报国的路上,北航人正在越攀越高,继续腾飞。

P-61B绰号“黑寡妇”战斗机可装雷达

展馆内一架P-61B战斗机,机身上写着:blackwidow(黑蜘蛛),它还有一个绰号叫“黑寡妇”。二战期间,它在夜间多次击落日军飞机,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该机现世界上仅存2架,另外一架布展于美国俄亥俄州空军博物馆。

据介绍,因为在夜间飞行,这架“黑寡妇”全机身乌黑,比银白色机身隐身效果好。此外,当时设计的时候,从飞机的外形来看,圆圆的机头阶梯式的座舱,上面有一个可以360度旋转的炮塔。圆圆的机头里面藏着重要的功能——机载雷达。这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能够夜间作战的全天候战斗机,它开辟了战斗机装雷达的先河。

鹞式飞机世界首款垂直起降战斗机

提到鹞式飞机,是很多航空爱好者们非常喜欢的一款战斗机,这是一架可以像直升机那样垂直起来,又可以像战斗机那样水平加速飞行的战斗机,机动性非常强,也是近代战斗机家族中一款非常经典的机型。展馆里的鹞式飞机于1960年在英国制造,1996年从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作为交换机进入展馆,目前在全中国仅此一架。

此外,在银鹰巡空展区,有我国自行生产研发的第三代多用途全天候战斗机,它是我国空军现役的主力战斗机之一,也是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现在使用的表演机歼-10。还有歼-8、波-2以及抗美援朝使用的拉-11等机型,都非常有历史意义和价值。

作为航空航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孕育着中国航空的未来力量。据介绍,北航博物馆是学校国家级精品课《航空航天概论》以及飞机设计核心专业课的重要教学实践基地,每年开展面向全国大、中、小、幼及社会公众的思政课程,让“空天报国”变为可感知的传承。(记者 赵磊)

小贴士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六9:00-16: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内

咨询电话:010-82333787

参观方式:团体参观请拨打咨询电话提前一周预约,个人参观请根据学校保卫部门管理规定进入北航校园后,北航师生校友凭借学生卡、工作卡、校友卡在博物馆门口刷卡参观,非北航师生登记参观。临时开闭馆情况请关注北航校史与文博馆公众号通知。

本版图片 修雨辰/摄


作者: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