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自6月12日起,北京市档案馆、天津市档案馆、河北省档案馆联合推出“胜利烽火映山河 请听档案说——京津冀兰台读档活动”。由京津冀三地档案馆工作人员分别介绍本馆的抗战档案及背后的故事,以“视频+图片+文字”的形式推出60集系列微视频,在三地新闻媒体、各馆新媒体平台播出,大力弘扬抗战精神。今天推出第16集:北京市佟麟阁学校《永远活着的佟麟阁》。
让我们一起来缅怀这位铁骨铮铮的抗日将领——佟麟阁将军。他的故事,如同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1892年,佟麟阁出生于河北高阳。青年时代,他投笔从戎,加入冯玉祥领导的西北军,立志以热血捍卫国家。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深重,他毅然加入抗日同盟军,任第一军军长,率部与日寇浴血奋战,用钢铁般的意志吹响了抗日救亡的号角。1936年佟麟阁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副军长,1937年2月代理军长职务,直接领导和指挥了卢沟桥事变中的对日战斗。
北京市档案馆有这样一份馆藏档案《1947年4月23日北平市警察局向市长何思源、副市长张伯谨呈报佟麟阁事迹的呈》记载了佟麟阁殉国地的线索。“七七事变时,前29军与日军会战失利,佟麟阁副军长指挥步兵骑兵共百余人,撤至北平市郊三分局管界——北大红门外(现为北京市南苑地区)石榴庄、时家村一带,与多于数倍的日寇遭遇,终寡不敌众,全部英勇殉国。”时家村,即时村,在南苑乡大红门地区南顶路以北。
1947年4月23日北平市警察局向市长何思源、副市长张伯谨呈报佟麟阁事迹的呈(北京市档案馆藏)
毛泽东同志对佟麟阁将军的献身精神给予很高评价,称佟麟阁等人“无不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抗日战争胜利后,北平市政府将原“南沟沿路”更名为“佟麟阁路”。1979 年,佟麟阁将军被追认为抗日阵亡革命烈士;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2014年,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同年9月,在首个烈士纪念日前夕,距佟麟阁将军殉国地最近的、原北京市丰台区南顶中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市佟麟阁中学。2020年,佟麟阁中学又与原苏家坡小学合并,更名为北京市佟麟阁学校,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
当我们在校园里仰望佟麟阁将军的铜像时,当我们诵读档案里的历史细节时,应当牢记:是档案让英雄的故事得以还原,是英烈用生命铸就了国家的根基。今日之中国,如您所愿;明日之中国,将由我们以青春守护,接续奋斗!
读档人:北京市佟麟阁学校 黄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