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用电高峰也不担心跳闸了”——清河街道怡美家园小区电力升级工程让居民用电无忧
2025-07-14 10:1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海融达公司/供图

这个夏天,清河街道怡美家园小区的1306户居民终于实现用电无忧。海淀区老旧小区内线改造工程——怡美家园小区配网升级工程于夏季用电高峰前顺利投运。作为本年度重点民生工程,该项目通过“一案多措”实施体系,科学统筹施工时序,提前一个月完成改造任务,成功解决困扰小区多年的电力设施老化、容量不足问题,居民实现“用电自由”。

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

“改造前我们做了充分的调研。”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项目启动前,工作组多次走访调查,并召开居民议事会,收集意见建议,最终确定了“保民生、重实效、谋长远”的改造原则。

记者在小区物业办公室看到一份特殊的“电力病历”:变压器超负荷运行,配电线路老化严重,近年来夏季故障报修量持续增长。“去年最热那几天,我们一天要处理好几起跳闸投诉。”物业工作人员指着墙上的报修记录说。

为最大限度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改造项目创新采用“网格化”施工管理,通过“一案多措、划分改造单元”等方式,将整个小区划分为3个供电区域、13个改造单元,合理优化工期、科学安排供电顺序。

海融达公司综合部项目负责人何天宇带着记者来到正在作业的楼前,“每个单元施工前会张贴通知,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停电时间,并且避开用电高峰时段。”正在遛狗的居民刘女士插话说:“施工队特别贴心,基本不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在改造过程中,项目团队创新工作方法,有效破解了老旧小区改造中设备选址受限、施工全面停电影响大等难题。通过科学规划、分段施工和错峰作业,既保障了工程进度,又最大限度减少了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这种“最小干扰、最大成效”的施工理念,让改造工程在快速推进的同时,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理解与支持,最终抢在夏季用电高峰前顺利竣工送电。

如今,焕然一新的电力设施正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稳定可靠的电力,让居民们在炎炎夏日里尽享清凉,真正把民生工程做到了群众心坎上。

“烦心事”变成“舒心事”

“阿姨,您家现在可以同时开几台空调?”社区工作人员正在做回访。“3台,再加上冰箱、洗衣机一起转都没问题。”72岁的张阿姨高兴地说,“现在用电高峰也不担心跳闸了。”

改造前小区部分电力设施已运行多年,设备陈旧,线路老化,供电容量严重不足,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经常出现电压不稳、停电等情况,居民们苦不堪言。今年,怡美家园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2.0计划,重点解决电力供应难题。

“以前晚上开空调电压不稳,现在好了,再也不用热得找扇子了!”居民李大爷指着崭新的配电箱说,“这改造真是合大家的心意了!”在小区活动广场上,居民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分享着用电新体验。

改造后的小区电力设施全面升级——更换老旧电缆,优化供电线路布局,并加装智能监测系统。居民彻底告别“用电焦虑”,老旧小区改造也从基础功能修补转向品质跃升。

打造未来智慧社区“电力底座”

走进崭新的配电室,科技感扑面而来。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调试智能监测系统:“这套系统就像给电网装上了‘神经末梢’,通过分布在小区各处的智能传感器节点,能实时监测每个供电回路的运行状态,感知线路负荷,实现电能质量动态优化。”

监测屏幕上,各楼栋的用电负荷、电压质量、电压波动情况等数据一目了然。“当监测到某栋楼的用电负荷接近临界值时,系统会自动调整供电策略,确保电能质量动态优化。”工作人员介绍。

此次改造不是简单的设备更新,而是着眼未来10年智慧社区的发展需求。“以后如果我们要推进智能快递柜、智慧安防等设施建设,都需要电力支撑。”社区工作人员说道。

“本次改造前瞻性构建了智慧社区电力基座。”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营销部项目经理孟琛介绍,“对于智慧安防、电动汽车充电桩群、分布式光伏接入等场景,我们都预留了充足的容量。”数据显示,改造后小区最大可承载用电负荷较改造前提升162%,完全可以满足未来10年智慧社区发展需求。

改造后小区供电容量提升至原有容量的3.1倍,户均供电能力达6千瓦,配电自动化覆盖率100%,故障处理耗时缩短至分钟级。该工程形成的“政企联动+技术赋能+民生导向”改造模式,还将为后续27个列入改造计划的小区提供可复制经验。

从居民家中飞速运转的空调,到社区广场上舒展开的眉头;从稳定可靠的电压数值,到实实在在的民生获得感——怡美家园的电力改造,让老旧小区焕新从“面子”走向“里子”,实现了硬件升级与生活品质的双重提升。(记者 高玉超)


作者: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