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8日至6月14日,在德国诗歌之家的邀请下,中国文化公益组织桥洞Archway(以下简称桥洞)筹办第26届柏林诗歌节的中国诗歌板块,朦胧派诗人杨炼,青年诗人戴潍娜、李靖、殷子虚、叙矣、周幼安、喻折,学者马可,梅卡德尔主唱赵泰参与组织活动。
值得关注的是,桥洞建立了中德诗歌翻译工作坊,致力于中德之间诗人的诗歌互译、培养更多青年翻译工作者,目前已取得了出色成果,并在柏林诗歌节上进行成果展示。
6月8日,李靖、殷子虚、叙矣参加了在柏林silent green由诗歌之家组织的绿地读诗活动(Reading on green);6月9日,殷子虚与德国诗人Michel Decar进行了诗歌互译对谈;6月10日,桥洞举行了中德翻译的译者对谈(叶俊涛、蒋雨峰、金小万、邹佑昇、Sool Park参加);6月12日,桥洞组织了中德诗歌读诗会,中文诗歌由:杨炼、戴潍娜、马可、李靖、殷子虚、叙矣、叶俊涛、张雪萌、周幼安、喻折朗诵,德文诗歌由Ann Cotten、Janin Wölke、Lara Rüter、Mátyás Dunajcsik、Michel Decar,进行朗诵。
6月14日,桥洞在Akademie der Künste举行了中国诗歌对谈活动,赵泰、李靖、殷子虚、叙矣、周幼安、喻折参与对谈,期间戴潍娜、杨炼发表了序言性及总结性发言。展现当下中国诗歌的独立性、复杂性,阐述了中国当代诗歌多视角、多维度的发展空间。活动集中地展现了中国的诗歌写作生态:创作实践超越了知识层次、工作类型、年龄差距、社会背景,所有行业、所有生活状态的人,都在热烈地追逐自己的诗。
第26届柏林诗歌节的中国内容,是中国九零后诗人首次在国际文学现场中的集体亮相,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诗歌,展现出中国新时代文学生态的重要侧面,使得汉语诗歌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价值和作用有了良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