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北京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地方。经多方联动、积极探索,北京成为全国唯一被国务院支持给予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任务的地方,全面完成规则制定、登记实践、保护案例、交易使用、数据资产入表等全链条试点工作任务。
近日,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发布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数据堂(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登记的普通话手机采集语音数据集入选。该数据集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结的全国首例涉及取得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的数据不正当竞争案件中,被认定具备个案初步证据效力。
全国首例涉及取得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的数据不正当竞争案件
承办法官
谢甄珂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第四庭庭长
李迎新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第四庭法官
刘欣蕾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第四庭法官
数据集特点
该普通话手机采集语音数据集可用于中文普通话的语音识别算法训练,作为基础数据集,用于人工智能企业从无到有的构建普通话语音识别算法模型,系北京知识产权局首批颁发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之一。在审结的全国首例涉及取得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的数据不正当竞争案件中,生效法院认定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在司法程序中具备个案初步证据效力,此举对于稳步推进数据知识产权制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司法保护案例回顾
扫描二维码回顾案件详情
↓↓↓
该案首次阐明了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的初步证据效力,理清了企业数据权益保护路径,明确了数据开源协议是数据服务商领域商业道德的重要考量因素。
来源:北京知识产权微信公众号
编辑: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