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齐聚 · 更新而行——大兴区责任规划师主题沙龙活动
2025-07-16 15:0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近期,“繁星齐聚·向新而行——大兴区责任规划师主题沙龙活动”在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以下简称“北京市政总院”)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大兴分局指导,北京市政总院规划与建筑院责任规划师团队承办。大兴分局、北京市政总院相关负责同志,以及全区各镇、街道18位责任规划师代表共同参加。活动采用主题沙龙模式,聚焦城市更新主题,围绕景观更新、建筑再生、市政协同三个维度展开深入对话,多角度分享和讨论,为责任规划师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发挥专业优势,为大兴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

本次沙龙活动由北京市政总院规划与建筑院总工、天宫院街道责任规划师王志刚主持。大兴分局副局长张凯华,北京市政总院总建筑师、规划与建筑院院长赵新华分别作活动致辞。

张凯华

赵新华

王志刚

张凯华指出大兴区责任规划师制度实施以来,在推动区域规划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她强调,本次沙龙活动是深化责任规划师工作的重要载体,期待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凝聚共识、激发创新。

赵新华从专业实践角度强调,责任规划师是连接政府决策与基层实施的关键纽带,在城市更新和精细化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她表示,作为北京市优秀责任规划师团队,北京市政总院将充分发挥多专业协同优势,持续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王志刚对出席本次责任规划师沙龙活动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活动主题、议程安排及参会人员。希望与会嘉宾能够畅所欲言,在思想碰撞中激发创新火花,共同探索符合大兴区的城市更新模式,推动责任规划师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城市更新优秀案例和经验主题分享

北京传统中轴线景观空间营造

刘彦琢

北京市政总院景观专业副总工程师

刘彦琢以北京传统中轴线景观空间营造为题,介绍总院承接的万宁桥古桥修缮、钟鼓楼广场恢复整治、永定门南广场改造等中轴线风貌重塑提升项目,以保护中轴历史格局、空间形态、景观视廊等核心特色为原则,提升生态、文化价值,为北京中轴线申遗赋能。

2024年7月,“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9项世界遗产。北京传统中轴线空间层次序列分明,规划设计中强化中轴线对称特征,引导特征形成贯通的林荫中轴,体现壮美的城市空间秩序,提出四大策略:一是对称规整,遵循北京老城整体布局的中轴空间营造;二是古建展示,展现视觉焦点和历史记忆;三是共享共融,满足多种功能需求;四是展史塑韵,塑造文化场所氛围。

聚焦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领域,将深厚的历史文脉巧妙融入现代城市生活之中。在中轴线系列风貌重塑提升项目中,以古今交融、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有机融合历史风貌与城市需求,助力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城市功能的优化提升。

中轴线(来源北京日报)

新时期北京市城市更新

——建筑更新方向

王方方

北京市政总院规划与建筑院

建筑二所副所长

王方方分享了北京市新时期城市更新综合改造项目的成果与实践经验。首先系统介绍了北京市城市更新的政策背景、发展历程及制度体系,并重点解读了《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中五大更新类型及其应用案例。区域综合更新,以丽泽商务区为例,通过统筹片区资源配置,实现基础设施与空间品质的整体提升。住宅类更新,京原路68号院改造项目通过排查危旧住房、疏解核心区功能,盘活闲置空间用于物业补贴,建立可持续管理机制。公共空间更新,顺义区桥下空间采用“一桥一策”模式,将闲置空间转化为多功能市民活动场所。产业类更新,主要依托社会资本,通过老旧厂房改造及简易流程优化,推动存量空间再利用。设施类更新,通过政企合作模式提升市政设施韧性,由市区两级政府、产权单位等共同出资实施。

此外,北京创新性提出规划、用地、资金等保障政策,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机制,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合作模式,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制度支撑。

京原路68号院老旧小区

改造项目效果图

顺义区桥下空间试点提升项目

北京市属公园市政基础设施

改造提升案例分享

陈曦

北京市政总院规划与建筑院

城市规划一所规划师

陈曦以国家植物园为例,系统阐述了北京市属公园市政基础设施改造的共性问题与解决方案。面临以下共性难题:历史遗留问题,无整体规划、管线杂乱、管网超期服役;规范滞后,现有设施不符合北京市现行政策及韧性城市要求;实施复杂性,需兼顾园区开放运营与分阶段改造。

作为“三山五园”保护范围内的核心载体,国家植物园改造聚焦三大原则:以人为本、绿色高效、弹性预留。工程方案亮点,统筹给水、污水、供电等8类市政设施,确保无缝衔接;划分改造片区,按年度计划推进,避免影响园区开放;通过管网冗余设计、消防系统升级等增强抗风险能力。

国家植物园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效果图

圆桌讨论

圆桌讨论环节中,各镇、街道责任规划师团队代表围绕本次城市更新主题,结合实际工作,深入交流心得感想,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天宫院街道责任规划师代表交流了老旧厂房改造、产业升级与创意产业导入的协同策略,分享了更新项目在资金筹措、创新设计及运营管理等维度的协同机制与实施挑战。清源街道责任规划师代表从主体自身价值出发,通过创新模式和管理策略,将街道的多维度价值充分盘活并展现出来。强调城市更新需与区域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将更新项目与区域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总责任规划师代表针对当前改造项目在后期运营和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探索实施点状项目后期与项目捆绑融合的模式,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和优势,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项目可持续发展,确保改造成果能够长期惠及社区居民,强化跨部门、跨主体合作,破解权属与资金瓶颈。

责任规划师团队代表发言

张凯华对本次责任规划师沙龙活动做了总结发言,对沙龙组织工作给予高度认可,认为本次活动选题准确、分享内容充实,为全区责任规划师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经验共享与能力提升。对大兴区各镇、街道责任规划师团队近年来的工作及付出表示感谢。接下来,大兴区责任规划师工作重点是,聚焦城市更新定期开展主题专题分享交流活动,着力打造具有示范价值的更新典型案例,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实践经验, 帮助责任规划师更好地为属地提供服务,切实为大兴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赵新华对本次大兴分局的指导和各责任规划师团队的支持参与表示感谢,希望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携手共推北京市的城市更新迈向新高度。

本次大兴区责任规划师主题沙龙活动汇聚多方智慧和力量,强化了大兴分局、镇街责任规划师团队的协作共识,为区域城市更新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与实践路径。下一步,大兴区责任规划师团队将立足三大方向持续发力,深化协作,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促进经验共享;发挥技术优势,精准服务基层需求;扎根一线,为大兴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库支撑。

本内容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大兴分局、勘察设计处提供


作者:

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