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古今清东陵:清代关内第一陵——孝陵(6)
2025-07-17 11:1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作为清东陵营建的第一座陵寝——孝陵建筑在清东陵最尊贵的中轴线上,同时也为清代陵寝的规制奠定了基础。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孝陵建筑的中轴线作用吧!

中轴线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核心载体,集中体现了礼制思想、政治权力和文化象征,是中华文明“天人合一”哲学观与理想都城秩序的终极表达。清东陵中轴线不仅是陵区的物理布局核心,更是风水理念、礼制思想和文化象征的集中体现,对理解中国古代皇家陵寝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清东陵的中轴线是由周围山脉走向、风水线的朝向、河流的起止及山脉所环绕空间的大小等诸多因素而共同决定的。就清东陵而言,东西北三面山脉紧密环绕,脉脉相连,无丝毫弥散之感。

昌瑞山、影壁山、金星山联结的风水线居中贯通,将中间平坦的地势一分为二,而左右奔腾的河水蜿蜒直泻,如蛟龙出海,徜徉南去。这样一处含蕴深远的风水宝地,一旦被选中,其首座建筑采用居中为大的中轴线构图,就成为必然的事了。

石牌坊

孝陵大碑楼

孝陵七孔桥

孝陵的建筑,北自昌瑞山,南达金星山,其间6000余米,将清东陵全部建筑扼控起来。其建筑自南而北依次为: 5间6柱11楼的石牌坊、下马牌、大红门和风水墙、具服殿、神功圣德碑亭及四隅华表,向北绕行影壁山有石望柱、18对石像生、龙凤门、一孔桥、七孔桥、五孔桥、下马牌、三路三孔桥、神道碑亭、神厨库、东西朝房、左右班房、隆恩门、东西燎炉、东西配殿、隆恩殿、石平桥、琉璃花门、二柱门、台石五供、石平桥、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和地宫。这一系列建筑,高低错落,多姿多彩,使人目不暇接。

清东陵全景图

孝陵

就孝陵的居中作用来讲,东有康熙大帝的景陵及妃园寝,西有乾隆皇帝的裕陵及妃园寝,就此确立了孝陵的宗法地位。于是,后来者次西有咸丰帝之定陵及其后妃的定东陵和定妃园寝,次东为同治帝的惠陵及其妃园寝。同时,为了表示历代帝王之一脉相承,代代永盛不衰,便以孝陵主神路为中轴线,为主干线,将两侧帝陵之神道串连起来,而各帝陵之后的陵寝神路又与本朝帝陵神路相连,形成疏密有秩,纵横交错的神路网。

图片:徐贺齐 王建 孟宪华 杨有君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向原作者致敬!)

编辑:李 晔

总编:杨晓健


作者:

清东陵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