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见未来|一盏“文化茶”,浸润孩子成长路
2025-07-17 17:3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承载着孩子的成长与未来。在“家校共育”愈发重要的当下,为助力家长与学校形成更紧密、更有效的教育合力,东城区融媒体中心与东城区教委联合推出“‘育’见未来”专栏,特别邀请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接受独家采访,为大家带来实用且独到的家校共育“锦囊妙计”。

在东城区少年宫,有这样一位深耕校外教育三十载的教育者——霍艳平。作为北京市学科带头人,高级茶艺技师、高级评茶技师,她始终坚守“生命、生活、生态”的育人理念,以茶文化为纽带,构建起贯通全学段的“茶育”体系,让少年宫成为众多青少年触摸传统文化、拓宽视野的“幸福阵地”。从“小茶人俱乐部”到“国际青少年友谊茶会”,她用一杯清茶烹煮出校外教育的别样风华,更让茶文化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着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在“做中学”的实践里

收获跨学科能力与思维跃迁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生命、贴近生活、融通生态。”霍艳平在谈及教育理念时,总是将“生命、生活、生态”三个关键词挂在嘴边。她认为,校外教育不应是校内课程的简单延伸,而应是一片让孩子自由舒展的天地,“就像泡茶讲究‘水为茶之母’,我们要为孩子营造适宜成长的‘教育之水’。”

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针对幼儿园孩子,设计《四季茶宝乐园》游戏化课程,让孩子们在“茶礼敬长辈”的角色扮演中学会感恩;小学阶段的《茶香生活》课程,则通过“制作茶香包”“设计茶席”等实践活动,将数学的计量、美术的构图、科学的植物认知融入其中;中学的《“一带一路”茶文化》课程更具深度,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不同地域文化和茶文化作为教育内容,面向广大青少年传播知识、文化,提升国际视野,通过各地名茶的实践学习,增进学生动手能力及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主题探究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你看这节《手作茶物——茶染生活》课,孩子们用普洱茶染布,学到了茶叶的染色特性,又了解了茶叶底作画等茶环保理念。”霍艳平表示,“校外教育让孩子在‘做中学’,在生活中感悟文化的力量。”

由霍艳平承担的中国教育学会规划课题《青少年茶文化美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构建起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链条课程体系。《美绘茶香》《悦读茶诗》《健康茶药方》等20余门跨界课程,让茶文化与美术、诗词、健康等领域深度融合,如同茶叶在水中舒展,释放出多元育人的芬芳。

在茶香浸润的脉络中

筑牢文化根基与价值认同

1998年,一场偶然的社会采风活动中,孩子们对茶文化的好奇目光,让霍艳平萌生了创办“小茶人俱乐部”的想法。从最初20人的兴趣小组,到如今覆盖25所校园、年服务上万名学生的品牌项目,这个充满茶香的“成长共同体”,成为了孩子们亲近传统文化的窗口。

“还记得第一次带孩子们去吴裕泰,他们端着茶杯品个不停,眼睛里全是光。”霍艳平回忆起项目起源时笑道,“那一刻我就知道,我们找到了打开孩子心灵的‘茶钥匙’。”在她的推动下,俱乐部陆续开展“母爱如茶”亲子茶会、茶经诵读、走进茶诗之美、小茶人逛茶展、全国青少年茶文化创新大赛等活动。其中,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支持下,茶文化创新大赛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参与,孩子们用茶席设计、茶书法、茶绘画、茶故事创作等形式,将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让古老文化焕发出时代光彩。

更令人瞩目的是“国际青少年友谊茶会”项目。自2016年首届茶会以来,霍艳平团队先后组织中外青少年共品香茗、交流文化。在友谊茶会活动中,学生们用英文讲解中国茶,在茶香中真切感受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内涵。“有个孩子告诉我,原来中国茶不仅是一杯饮品,更是连接世界的桥梁。”霍艳平说,“这正是我们想传递的文化自信。”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霍艳平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茶区研学中丈量“茶马古道”的历史厚度,在社区茶会中体会“以茶睦邻”的人文温度。这些经历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茶艺技能,更培养了沟通协作、问题解决等核心素养。

在多维成长的场景中

塑造健全人格与核心素养

当茶文化真正融入校外教育,带来的是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也为校外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

霍艳平表示,校外教育不仅培养学生丰富的知识与能力,更要引领学生在做人、做事中提升综合素养。茶文化项目将礼仪教育、美学教育、劳动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廉、美、和、敬”的茶德精神,这种文化浸润远比知识传授更具生命力。

从“茶经诵读”到“茶山研学”,从“茶艺表演”到“茶品研发”,项目始终以实践为核心链条。霍艳平认为:“校外教育的课堂应该是灵动的,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解决真实问题,这才是能力培养的最佳路径之一。”

此外,构建“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协同机制,是校外教育行业发展的关键。多方联动让校外教育突破了资源瓶颈。正如霍艳平所说:“一杯茶的力量有限,但当全社会共同捧起这杯‘文化茶’,就能‘泡’出更广阔的教育天地。”

从茶艺教室到国际茶会现场,霍艳平的三十载校外教育生涯,始终与茶香相伴。她用一杯茶,“泡”出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和校外教育的多元可能,更“泡”出了青少年的成长回甘。正如她常说的:“茶有‘留白’之美,教育亦需给孩子留出成长的空间。”东城区少年宫的茶香,正化作育人的春风,吹向更广阔的天地,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茶文化的滋养中,成长为有根有魂、胸怀世界的新时代少年。

策划:郭佳 郑娜娜

文字:付敖蕾

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作者:

北京东城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