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生存挑战活动迎来关键第三天。各实践团队在青岛、淄博、日照等地多点开花,通过多元化就业实践展现了山外大青年迎难而上的精神风貌。
琅琊智管队:生存挑战进行时 求职道路乐趣多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管理学院琅琊智管队在青岛的生存挑战进入第三天。经过不懈努力,团队当日成功获得三份临时工作,总收入230元。
一组队员在当地知名海鲜餐厅获得食材处理工作,主要负责海鲜的清洗、分装等预处理工作。该岗位日薪100元,工作时间为6小时。“处理海鲜需要细心和耐心,这让我们学到了餐饮行业的基础技能。”队员表示。
第二组成员转战餐厅保洁岗位,负责餐桌清理和后厨卫生维护。该工作按客人数量计酬,当日收入80元。与此同时,另一组队员在烧烤摊担任帮工,承担食材串制和烤制工作。虽然初期操作不熟练导致小意外,但队员们很快掌握了技巧。该岗位除50元日薪外,还提供工作餐。
三份工作各具特色,让队员全面了解了服务行业的运作。队员们展现出的适应能力和吃苦精神值得肯定。当日收入将用于团队基本生活开支和后续活动经费。下一步,团队计划拓展更多就业渠道,并尝试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
商励淄途队:烧烤店微光照亮前行路
商励淄途队在淄博的生存挑战进入第三天。十名队员继续在求职道路上坚持奋斗,最终在烧烤店获得集体工作机会。
清晨,队员们按计划分为五个小组,分别前往商业街区、餐饮店铺和文创园区寻找短期工作机会。然而,连续三天的求职仍面临困难,多数商家表示不招收短期工,少数意向岗位也因竞争激烈未能成功。
“从最初的满怀信心到现在屡屡受挫,但团队士气依然高昂。”队长小李表示。正午时分,顶着炎炎烈日,队员们互相鼓励,继续坚持寻找工作机会。
傍晚时分,团队再次来到前一天曾帮忙的烧烤店。店主被队员们的坚持所感动,主动提供临时工作机会。队员们迅速投入工作,分工负责食材穿串、餐盘传递和卫生清洁,一直忙碌至深夜。工作结束后,店主支付了400元报酬。
“这笔收入让我们对完成挑战更有信心了。”队员小王表示。据悉,这笔款项将作为团队后续活动经费。
泉城破晓队:走出校园舒适区 克服基层劳动苦
7月13日至14日,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泉城破晓队四名成员于道琰、郑金德、牛统帅、赵延喜通过本地兼职平台,参与了某大型演唱会场馆保障工作,连续工作13小时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13日19时起,队员们即投入紧张的会场准备工作,主要负责设施检查、座椅整理及现场维护。演唱会结束后,团队立即转入设备拆卸和搬运工作。据现场负责人介绍,每套灯光设备重达30公斤,需要反复搬运至指定区域。
最艰难的是后半夜的持续作业。由于任务繁重,团队在仅有20分钟用餐休息的情况下,仍被要求延长工作时间2小时。全体成员克服疲劳,最终于14日8时完成全部工作。
此次实践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艰辛与价值。13个小时的高强度劳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
据悉,这是泉城破晓队城市生存挑战的重要环节。队员们表示,通过这次实践,不仅增强了体能素质,更深刻理解了团队协作和责任担当的重要性。
逐梦山海队:艰难寻职 不灭的是心中的热忱与对未来的期待
城市生存挑战进入第三天。清晨6时30分,全体队员便已整装出发,开启新一天的挑战。
上午,队员们前往快递分拣中心参与临时工作。在短短一个半小时内,每人完成百余件快递的分拣任务。尽管单件报酬仅0.7元,队员们依然保持高效工作状态。“这次经历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体力劳动的艰辛。”有队员表示,“劳动付出与报酬并非总是成正比。”
下午至晚间,队员张欣语在理发店担任临时助理,负责毛巾整理、洗发服务及店面清洁等工作。连续十个半小时的工作让她的双手因长时间接触热水而泛白,腰背也因持续站立而酸痛。其他队员则前往公园区域开展地摊经营与直播带货尝试,虽然收入有限,但队员们仍为每一份收获感到欣喜。
“今天的经历让我们更加珍惜劳动成果。”队长在晚间总结会上说。据悉,当日所有收入将纳入团队生存基金。队员们表示,虽然求职之路充满挑战,但对未来的期待始终未减。
明日,团队将继续探索更多就业机会,在实践中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星火逐梦队:任务虽艰巨 渐入佳境好
星火逐梦队在日照市的生存挑战进入第三天。10名队员在高温天气下坚持开展外卖配送和地摊经营,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坚韧品格。
上午8时30分,队员们准时开始新一天的挑战。张铭琰同学主动承担早餐准备工作,为团队采购粥品、包子并煎制鸡蛋。餐后,团队优化分工方案:8人组成外卖配送小组,2人负责地摊经营。
上午10时,外卖小组在35℃高温下开始工作。队员们穿梭于东港区各商业区,高效完成取餐送餐任务。中午突降阵雨,队员们短暂避雨后立即重返工作岗位。“虽然天气恶劣,但我们要对每一位顾客负责。”队员王丽表示。
地摊经营组由李佳硕带领,在景区售卖手工饰品。通过主动讲解产品特色和文化寓意,成功吸引众多游客驻足选购。“从无人问津到供不应求,我们学到了营销技巧。”李佳硕在总结会上分享道。
当晚8时,全体队员返回驻地召开总结会。据初步统计,当日总收入较前两日提升40%。团队指导教师表示,队员们展现出的适应能力和团队精神令人欣慰。
明日,团队将继续探索多元化创收模式,并计划开展公益服务活动。
医路同行队:万事俱备 踏上征程
7月14日,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医路同行队”正式开启为期十天的城市生存挑战活动。上午9时,团队从乳山出发,乘坐高铁前往青岛黄岛区。
出发前,团队在仁远楼前举行简短的出征仪式。学院教师代表为队员们送行并合影留念,勉励同学们在挑战中展现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带着师长的嘱托和期待,队员们踏上征程。
下午抵达黄岛后,团队立即展开前期准备工作。在完成住宿安顿和物资整理后,当晚召开工作部署会议。根据队员特长,团队设立三个职能小组:后勤保障组负责日用品采购及基础生活开支规划;市场调研组对接当地商铺及餐饮机构;信息采集组搜集整理兼职就业信息。各组职责明确,为后续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虽然面临陌生环境的挑战,但队员们都展现出积极的态度。”队长总结道。本次生存挑战旨在通过真实的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队员们表示,将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挑战,在实践中收获成长。
智在必得队:得心应手 表现出色
7月14日,智慧城市学院智在必得队生存挑战活动进入第三天。经过前两日的实践锻炼,队员们就业能力显著提升,当日全队总收入达640元。
队员于甜甜在酒店婚礼服务岗位表现出色,完成多项服务任务后获得90元报酬;李鑫同学在家政保洁工作中灵活运用生活技能,以专业态度赢得雇主认可,收入60元。孟令杰与卢亦凯同学不畏酷暑,参与大型演唱会设备搭建工作,凭借出色表现各获得200元报酬。任玉晓、郭炜麟同学因前两日的优异表现获得企业信任,继续负责基础材料整理工作,各收入80元。
“通过实际工作,我们真切体会到劳动的价值。”队长表示。每一笔报酬都凝结着汗水,每一份成长都闪耀着奋斗的光芒,见证着团队在挑战中不断前行的力量。
星火东营队:自力更生迎难而上 实践书写青春篇章
星火东营队成员们在生存挑战第二天成功获得多份兼职工作,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坚韧品质。
经过首日的求职挫折,队员们及时总结经验,调整策略。次日清晨,团队分为三个小组展开行动:第一组在家电卖场负责空调数量核算工作,通过虚心请教快速掌握专业技能;第二组在商圈服装店担任导购,以专业建议和热情服务赢得顾客好评;第三组在快递站点参与分拣工作,高效完成各项任务获得站点负责人称赞。
“这些大学生工作认真,效率很高。”快递站点负责人表示。由于表现出色,部分队员还获得了额外奖金。队员陈家明表示:“这次经历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物流行业的不易。”
通过实践劳动,队员们不仅提升了就业能力,更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当日全队总收入较首日显著提升,为后续挑战奠定了良好基础。
接下来队员们将继续迎接挑战,在东营这片热土上书写属于他们的青春篇章。正如他们所言:“困难是暂时的,但收获的勇气与智慧将伴随一生。”
从海鲜处理到设备搬运,从外卖配送到地摊经营,这些00后大学生用双手丈量着社会的温度。这种沉浸式的职业体验既锤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也深化了他们对劳动价值的认知。下一步,各队将继续拓展实践渠道,在生存挑战中探索就业从业新路径,为青春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撰稿:各队伍
摄影: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