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滨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文化墙前,一幅笔力苍劲的“大医精诚”书法作品,成为医患深情的生动注脚。这是一位患者家属的致谢礼,更是消化内科、重症医学科多学科协作、耐心护患的缩影。
一场多学科接力的生命守护
患者巩大爷因消化道出血入住消化内科,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最凶险的疾病之一,巩大爷入院后医护人员立即给与吸氧、心电监护输液、止血、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经过一小时补液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当大家觉得可以稍稍松一口气的时候,巩大爷突然呕吐大量鲜血,值班医师临危不乱立即邀请重症医学科会诊,转入监护室行急诊胃镜检查治疗。
“双心”照护:专业里藏着温柔
让家属动容的,不仅是多学科的“硬实力”,更有医护的“软实力”。
耐心:面对患者家属对“胃镜检查”的恐惧,医护人员把病情讲得通俗又透彻,用比喻解释流程。
细心:老人表情上的细微变化,被护士第一时间捕捉;给予老人安慰、指导。
家属说:从治疗前的忐忑到治疗后的安心,医护团队的专业让病痛里的日子有了温度。
墨香为证,医患情长
当“大医精诚”的字画递到医护人员手中,墨香里裹着的,是患者家属最朴素的谢意:感谢多学科团队的全力托举,感谢医护人员的耐心守护。
对医护人员而言,这幅字画是认可,更是鞭策——在“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誓言里,多学科协作是攻克难题的底气,耐心细心是治愈身心的密钥。而患者家属的回馈,恰是这场双向奔赴最动人的注脚。
近日,滨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上演了暖心一幕。82岁的郭爷爷的家人,将一面写着"医德高尚暖人心 医术精湛暖四方"的锦旗,郑重地交到了杨太忠副主任医师手中,见证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医患情谊。
三年求医路漫漫。“这三年来,老人被消化道出血折磨得吃不下、睡不好。”郭爷爷的儿子回忆道。82岁高龄的老人,血红蛋白一度跌至62g/L,面色苍白如纸。辗转多家医院,病情却始终反反复复。
面对这一疑难病例,消化内科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为患者量身定制了"精准止血+营养支持"的综合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团队同样倾注全力:护士长每日亲自指导护理操作,确保每一个治疗细节都落实到位。经过半个月的系统治疗与精心护理,郭爷爷的血红蛋白从入院时的62g/L稳步提升至90g/L以上,不仅各项指标明显改善,更重要的是老人终于重展笑颜,久违的健康气色重新回到了他的面庞。
医护人员特意制作的图文并茂的护理手册,让家属觉得很温馨。更贴心的是,科室还专门为老人开通了24小时健康咨询热线,让家属随时都能获得专业指导。
科室医护人员将继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用精湛医术和暖心服务守护每一位患者的健康,用仁心仁术书写一个个生命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