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控暑期作业总量!假期安全快乐两不误,关键信息别错过
2025-07-20 09:5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教育部:严控暑期作业总量,

杜绝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为使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假,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的通知》,部署做好相关工作。


通知指出,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聚焦重点人群、重点任务,会同相关部门明确责任分工和保障措施,积极采取更加有力、更有针对性的举措,坚定不移抓好落实,切实筑牢暑期安全防线。


通知强调,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新媒体,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及时发布安全提示,提醒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注意自身安全,严防各类安全事件发生。要指导学校利用暑假窗口期,全面排查学校重点场所及重点领域安全隐患,切实做好整改。要严格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的通知》有关要求,坚决遏制节假日上课补课、提前开学、延迟放假等屡禁不止、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要利用暑期开展“校园餐”、教辅征订和校服选购专项整治工作“回头看”,对上学期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回顾总结,在此基础上做好新学期工作的谋划部署。


通知要求,各地要会同街道(社区)和共青团、妇联、工会等部门,在暑期面向中小学生精心组织各类托管服务,有效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要引导家长理性看待、慎重选择各类夏令营、研学、游学和校外培训机构,防止侵害学生合法权益、危害身心健康事件发生。要坚持劳逸结合、综合发展、健康成长原则,科学规范作业布置,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确保广大师生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的假期。


(一起来看《通知》全文——)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暑假期间,汛期、假期交织叠加,安全风险加大,各类安全事件易发高发。为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现就做好2025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通知如下。


一、强化安全意识,压实安全责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深刻认识暑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与己无关”心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各项工作。要结合本地实际,聚焦重点人群、重点任务,会同相关部门明确责任分工和保障措施,积极采取更加有力、更有针对性的举措,坚定不移抓好落实,切实筑牢暑期安全防线。


二、加强安全教育,提升防范能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认真分析暑期安全事件特点规律,以溺水、火灾、交通事故、食品中毒、自然灾害、网络沉迷、电信诈骗、欺凌和性侵害等为重点,在放假离校前集中开展一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安全专项教育和警示活动,确保落实到每一个人。暑假期间,要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新媒体,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及时发布安全提示,提醒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注意自身安全,严防各类安全事件发生。


三、排查安全隐患,筑牢防护屏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利用暑假窗口期,紧盯消防安全、燃气安全、用电安全、实验室危化品安全、校舍建筑和施工安全等重点领域,全面排查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实验室、储藏室、危险品仓库等重点场所和燃气煤气设施、供电设施、防冲撞设施等关键部位安全隐患,切实做好整改。要主动对接气象、水利、应急管理等部门,全面排查校园周边地质环境、防雷设施、学校校舍、各类场所场馆以及在建工程风险隐患,坚决杜绝带险度汛。要指导受灾学校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第一时间建立工作台账,倒排工期、压茬推进做好重修重建工作,确保受灾地区学生能够如期开学。


四、密切家校沟通,关注身心健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通过家访、短信、微信、致家长一封信等方式,提醒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合理安排孩子暑期生活,及时了解思想情绪和行踪动向,严防出现监管空白。要引导家长理性看待、慎重选择各类夏令营、研学、游学和校外培训机构,防止侵害学生合法权益、危害身心健康事件发生。要主动配合民政、妇联等部门,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单亲家庭、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处境不利学生群体关爱帮扶,针对性开展安全教育、助学助困、心理援助和人文关怀。


五、做好暑期托管,丰富假期生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会同街道(社区)和共青团、妇联、工会等部门,充分利用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科技馆、体育场(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社会资源和公共设施,精心组织各类托管服务,有效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有条件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学校要坚持公益普惠和教师志愿参与、家长学生自愿参加原则,面向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体育锻炼、艺术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作业辅导等暑期托管服务。


六、加强规范管理,提升治理能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严格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的通知》有关要求,坚决遏制节假日上课补课、提前开学、延迟放假等屡禁不止、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要利用暑期开展“校园餐”、教辅征订和校服选购专项整治工作“回头看”,对上学期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回顾总结,在此基础上做好新学期工作的谋划部署。要利用暑假组织开展学校书记、校长(园长)、分管食堂副校长(副园长)和新任安全管理工作人员专题培训,加强对新任班主任的专业指导培训,鼓励地方对食堂负责人开展业务培训,推动全面掌握安全管理和食堂管理“应知应会”内容。要坚持劳逸结合、综合发展、健康成长原则,严控暑期作业总量,科学规范作业布置,坚决杜绝用手机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等现象,有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确保广大师生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的假期。


七、整治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部署暑期安全工作时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把超出教师职责范围的工作和责任摊派给学校和教师,不得安排教师开展巡河护林、上街执勤、交通协管等工作,避免出现签订责任书、“一刀切”、频繁打卡等形式主义做法加重教师负担,确保学校和教师立足主责主业做好安全教育宣传工作。


教育部办公厅

2025年7月9日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细信息↑↑↑





多名中小学生掉入这个电诈陷阱

反诈民警提醒——

北京市反诈中心表示,进入暑假以来,北京警方已发现多名未成年学生被诱骗发送电诈引流短信,小学、初中、高中学生都有,最小11岁,最大17岁,且呈蔓延趋势。


反诈民警介绍,骗子通过QQ、微信等社交平台,发布招募兼职客服信息,或是潜伏在各类兼职群中找寻目标,诱骗学生帮忙群发诈骗短信。学生一旦干上这样的“兼职”,不仅可能影响自己电话卡的使用和注册,更严重的是已涉嫌参与违法犯罪,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从受害者到帮凶,就是一步之遥。


为守好家庭的“钱袋子”,希望广大学生和家长抽出宝贵时间认真学习,了解更多防骗技巧,切实提高防范意识。


(一起来看反诈民警提醒)


1.家长要妥善保管好手机及支付密码,不让孩子知晓,避免孩子因缺乏判断力而受骗。


2.诈骗手法不断更新,请同学们永远不要高估自己的防诈能力,也不要低估骗子的诈骗技巧。除上述案件外,还有“收费解除游戏限制”“免费领皮肤”“充值返利”等各种针对学生实施的诈骗案件类型,请大家主动了解,积极防范。


3.请同学们注意,凡涉及“保证金”“押金”“解冻金”“认证金”等要求先付款的,一律是诈骗。但凡涉及扫码、输入密码、输入验证码的一定要慎之又慎。


4.凡是声称“轻松赚钱”“高额回报”,却要求发送不明短信、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银行账号的“兼职”,都是诈骗!


5.接到公检法工作人员来电时不必惊慌,凡是通过电话、QQ、微信、网络等进行线上办案的“公检法机关”,都是诈骗。公检法机关办案时会当面向当事人出示工作证件或者相关法律文书,绝对不会通过网络给当事人发送通缉令、逮捕证、拘留证等法律文书,更不会要求当事人转账汇款。


6.除防被骗外,还要注意切勿参与出租出借出售个人银行卡、手机卡及相关电子账户,跑腿取现买黄金、架设“手机口”等涉诈违法犯罪行为,成为电诈“工具人”。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细信息↑↑↑





北京推出60余场文化阅读活动

丰富学生暑假生活

这个暑期,北京市青少年阅读促进联盟将面向广大青少年通过线上、线下集中推出红色文化、北京中轴线、科普阅读等60余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阅读活动!


读好书、听讲座、逛展馆……一起来看看本周都有什么安排吧!


(一起来看活动预告——)


近期活动预告



活动主题:“浩气长虹·光耀千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书展活动

活动时间:7月12日起至10月底

活动地点: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专题展览

活动形式:线上主题专栏,点击海报即可了解

主承办单位: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指导,掌阅精选主办


严控暑期作业总量!假期安全快乐两不误,关键信息别错过


活动主题:乐不思暑·书香伴夏——北京出版集团暑期悦读狂欢季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底

活动形式:线上主题专栏,点击海报即可进入

主承办单位:北京出版集团



严控暑期作业总量!假期安全快乐两不误,关键信息别错过


活动主题:“盛夏书旅·云帆共渡”——2025年中小学生暑期线上阅读活动

活动时间:7月15日起至9月1日

活动形式:线上专题展,面向北京市公共图书馆搭建

主承办单位:掌阅精选



活动主题:“夏光漫卷·思想航行”——2025大学生暑期云端共读活动

活动时间:7月15日起至9月1日

活动形式:线上专题展,面向北京市高校图书馆搭建

主承办单位:掌阅精选


严控暑期作业总量!假期安全快乐两不误,关键信息别错过


活动主题:从沙子到玻璃的世界——关于玻璃的五个有趣事实

活动时间:7月18日 14:00—15:30

活动地点:北京城市图书馆文化交流区·道和厅

主承办单位:北京城市图书馆


严控暑期作业总量!假期安全快乐两不误,关键信息别错过


活动主题:“学习文学知识 感受红色岁月”定时公益讲解

活动时间:每个开馆日 10:00、14:00

活动地点:中国现代文学馆C座大厅

活动形式:线下公益讲解无需预约,按需前来即可,满10人定时开讲

主承办单位:中国现代文学馆


严控暑期作业总量!假期安全快乐两不误,关键信息别错过


活动主题:“推开文学之门 探寻文学珍宝”线上游园活动

活动时间:每个开馆日

活动地点:中国现代文学馆C座大厅

主承办单位:中国现代文学馆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细信息↑↑↑





9部适合孩子暑假看的宝藏纪录片

带你云游中国

纪录片可以帮助孩子们看世界、懂人文、长知识。暑期,快和孩子一起跟着纪录片去旅行吧!


“2025暑期央视纪录片展播季”正在展映中,9部宝藏纪录片带你云游全中国,去往心动之地,一起出发吧~


(一起来看详细信息)



《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




7月11日-7月18日

每晚19:50

《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第三季)》

正在CCTV-9热播

共三季 每集5分钟

网络观看平台:央视频(免费观看)



系列微纪录片《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地》是我们对于世界遗产的缩微表达。前两季已拍遍35处中国世界遗产地,第三季正在CCTV-9播出,将带您探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平遥古城、澳门历史城区、三清山国家公园、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梵净山……一起开启奇妙之旅吧!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观看纪录片

《航拍中国》




共四季

每集50分钟

网络观看平台:央视频(免费观看)



纪录片《航拍中国》全四季,展现了全中国34个省级地理单元和文化空间,其截然不同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自然生态,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立体化展示中国历史人文、地理风貌及社会形态,让观众以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到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观看纪录片《航拍中国》


《遇见最极致的中国》




共7集 每集24分钟

网络观看平台:央视频(免费观看)



本片每集聚焦一个中国最极致的地理与生态单元。从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到全球中低纬度带最大的冰原,从世界上规模最大最丰富的喀斯特地貌区到全球最大、最深的峡谷……在最典型的季节、最关键的时刻,该片深入这些举世无双的自然家园,透过极致之地的地理之美、生命之奇,去遇见最极致的中国,“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观看纪录片《遇见最极致的中国》

《大美中国·夏天系列》




共10集 每集5分钟

网络观看平台:央视频(免费观看)



时值夏季,万物繁茂,中国大地上到处是一派葱茏浓郁蓬勃生长的热烈景象。该片聚焦10个省份,结合当地人文地貌特点,展示夏日自然之境、农田乡村、城市烟火气息、民俗风情等,共同呈现火热的盛夏之美。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观看纪录片《大美中国·夏天系列》

《跟着唐诗去旅行》




共两季 每集49分钟

网络观看平台:央视频(免费观看)



我们跟随唐代著名诗人和不朽诗歌的步伐,寻找唐诗诞生的现场,感受华夏大地之上,依然蓬勃的诗情。让唐诗穿越千年,照亮我们今天的山河和我们的道路,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观看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

《大地之上》




共6集 每集49分钟

网络观看平台:央视频(免费观看)



本片在“大地理”“全球化”和“人类发展史”这三个大语境下,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出发,以全新的角度科学系统地解读中国,讲述一个关于中国大地和中国人的故事。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观看纪录片《大地之上》


《蔚蓝之境》(自然篇)




共6集 每集49分钟

网络观看平台:央视频(免费观看)



这是国内首部全景式展示我国海洋风貌的纪录片,以中国近海为舞台,着眼海洋生态和资源,用唯美鲜活的影像、情感化和故事化的叙事,呈现一片神秘、壮阔、活力的蔚蓝之境。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观看纪录片《蔚蓝之境》(自然篇)


《中国奇妙之旅》




共3集 每集50分钟

网络观看平台:央视频(免费观看)



本片邀请来自法国的美食达人安闹闹、音乐博主爱黎、心理咨询师桑迪作为主持人,深入走访中国九个异彩纷呈的乡村,寻找特色产品、体验乡村旅游、遇见奇迹人生,和外国友人一起玩转中国乡村吧!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观看纪录片《中国奇妙之旅》

《石窟中国》




共3集 每集50分钟

网络观看平台:央视频(免费观看)



本片全面展示了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体现出中华文明多元交融、开放包容的精神特质。节目呈现了神奇壮丽的大地山川,美轮美奂的壁画造像,几代石窟守护者、研究者的感人故事,带观众走近历史,领略中国石窟的价值与魅力,发现崖壁上的精彩中国。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观看纪录片《石窟中国》

来源丨“微言教育”微信号、“首都教育”微信号、“现代教育报”微信号、“中国教育报”微信号

责编丨徐靖程、云凯杰

复审丨唐莉莉 终审丨张雪莲




作者:

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