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各支生存挑战队伍进入第六天征程。持续高温与连日劳累交织成更严峻的考验,队员们或在病痛中坚守岗位,或在协作中打破效率瓶颈,或在创新中传递温暖,以坚韧与智慧书写着第六日的奋斗篇章。
逐梦山海队:青州高温遇考验,带病坚守显担当
清晨6点20分,骄阳已携着热浪洒落大地,逐梦山海队的队员们开启了在“多多买菜”网点的搬运任务。堆积如山的货物等待着整理、搬运与配送,大家迅速投入紧张劳动,尽管汗水很快湿透衣衫,却无一人松懈。
随着气温持续攀升,部分队员感到头晕恶心、身体不适,陆续出现中暑症状。然而面对未完成的工作任务,没有人选择退缩。在采取物理降温、服用藿香正气水后,队员们稍作休整,便咬牙继续投入劳动。每一次抬手搬货,对身体不适者而言都是巨大挑战,但他们依然以顽强的意志坚持到底。
傍晚时分,虽病痛未愈,队员们依旧准时出发,继续完成晚间工作任务,并未因白天状况降低效率和质量。归队后,大家围坐总结当天经验,回顾身体突发状况下的应对方式,探讨协作改进方向。面对中暑与高温,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坚守。
智在必得队:熟能生巧迎挑战,多元岗位炼本领
生存挑战第六日,智在必得队逐渐从“适应期”步入“提升期”。卢亦凯同学从事城市绿化养护,承担修剪、灌溉、除杂等任务,感受到基层服务的责任与价值;于甜甜、李鑫同学则通过市场调研获取发传单岗位,锻炼沟通与抗压能力;高小宇同学加入商场小吃售卖行列,逐渐熟悉服务流程与客户沟通技巧。
其他队员亦迎难而上,面对求职受挫、体力消耗等现实挑战,始终保持积极心态,互助解决问题。团队展现出良好的集体意识与青春韧性。
智在必得队以坚定行动验证了校园外的实践意义,并将实践精神融入学习生活之中,为日后成长与担当积蓄能量。
琅琊智管队:青岛烟火炼协作,分工破局提效率
在青岛烧烤摊与鲜啤售卖区,琅琊智管队迎来第六天挑战。串制环节中,队员们已摆脱手忙脚乱状态:擅长细致操作的队员负责处理肥瘦相间的肉块,确保串串分量均匀;蔬菜串制也有序推进,队员们利用“根茎相连”技巧固定食材,解决了滑落问题。
面对竹签易断等难题,大家及时沟通:“斜着穿能减少阻力!”“交错搭配增加摩擦力!”在不断尝试中,串制效率较前日提升三成。鲜啤售卖方面,从操作打酒到讲解“原浆与精酿”区别,队员们的专业度和表达力逐渐提升。
当日人均收入达120元。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协作不仅是分工明确,更是在每个环节中相互支撑,凝聚整体效能。
星火逐梦队:日照酷暑战双线,地摊创意传温情
日照市骄阳似火,星火逐梦队的生存挑战已至第六日。10名队员在持续高温与连日奔波的双重考验下,依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外卖配送与地摊经营,用行动诠释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清晨7时,张正华负责采购食材、准备早餐,为团队补充体力。随后,团队分为两组:7人开展外卖配送,3人负责地摊售卖。
36℃的高温下,配送组穿梭街巷,准时送达每一份订单。突如其来的暴晒未击退队员们的步伐,短暂补水后又迅速投入工作。“高温和暴晒是挑战,更是成长的试金石。”队长张正华如是说。
地摊组则在景区售卖手工饰品,在李佳硕带领下进行创意包装,结合日照文化为饰品赋予故事性,不再是推销,而是情感交流。
晚间总结会上,尽管疲惫写满脸庞,队员们依然热情分享得失,为后续挑战注入信心。
泉城破晓队:分工协作提质效,平凡岗位悟价值
7月17日,泉城破晓队生存挑战进入第五日,队员们通过分工协作深化成长。经过前四日的磨砺,队员们愈发沉稳,展现出了更强的适应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朱高洁、杨金融在菜鸟驿站承担快递分拣任务,按“先急件后普件、先易后难”顺序高效操作,按急缓轻重有序处理,面对大件互相协作,提升应急能力。
郑金德、李宗汉、牛统帅、赵延喜、徐文豪在济南融创国际体育中心承担推餐车、清理场地任务,尽管烈日当空,汗水浸透衣衫,队员们却无一人叫苦抱怨。这次经历让他们对基层工作的价值与要求有了更真切的认知。
不同性别、不同岗位的经历,共同展现了团队的默契与坚毅,也为后续挑战积蓄了信心与底气。
商励淄途队:淄博筹备忙兼职,街头合唱暖人心
7月17日,商励淄途队的10名大学生在淄博开启生存挑战第六天。白日里,队员们分头活跃在多个微信兼职群,仔细筛选适合周末的短期岗位。从超市促销到市集引导,大家逐一沟通确认工作细节,为即将到来的周末创收打好基础。
夜幕降临,万象汇周边的琴声与歌声再次响起。与前几日不同,今晚的演唱吸引了几位同好驻足加入,共同演绎经典曲目。路人纷纷驻足聆听,不时有人扫码支持,当日收入较昨日略有提升,让队员们更添动力。
“合唱的瞬间特别温暖,”队员小吴说,“不仅是收入增加,这种陌生人之间的共鸣,让我们更感受到淄博这座城市的热情。”接下来的四天,商励淄途队将带着这份暖意,继续在挑战中探索与成长。
星火东营队:平凡岗位见真章,坚守之中育匠心
7月17日,队员们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感悟不平凡的职业精神。杨欣冉提前一小时来到辅导班,主动打扫了教室卫生,只为给孩子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学习环境。她的任务是课前帮着主教老师分发练习册、检查学生出勤、协助主讲老师管理课堂、帮助学生复习当天所学知识点、教基础弱的学生握笔姿势、字词书写,比如纠正“太”“犬”的笔顺等,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位新老师。这份工作对于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她,是一份宝贵的实践经历。
张家瑞在快递分拣中心迎来体力与脑力的双重考验。面对每小时上千件的分拣量,他快速掌握了智能分拣系统的操作要领。经历8小时的辛苦工作后,他瘫坐在地上感慨:“智能物流背后,依然离不开人工的精准把控。”
这些岗位虽然没有聚光灯,同学们却在这些琐碎与重复中锤炼专业精神与劳动品质。
医路同行队:多岗实践磨技能,医者初心融日常
7月17日,医路同行队成员们奔赴不同实践岗位,在磨炼中收获成长,以行动诠释担当,展现出医学生积极进取、吃苦耐劳的精神风貌。
物流配送现场,队员陈金、王浩博早上八点投身货物搬运工作。面对堆叠如山的包裹,他严格按照配送流程,仔细核对信息、规划搬运路线,在烈日下往返奔波,用汗水保障货物高效流转,切身体会到物流行业“精准、高效”的工作要求,锻炼了体力与耐力。
超市称重岗位上,队员曹雨滋、专注于手中蔬菜,规范操作电子秤,认真录入信息、打印标签,耐心服务每一位顾客。在与消费者的交流中,熟悉了零售行业的服务流程,培养出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也对民生保障行业的价值有了深刻认知。
另一处超市区域,队员冯志杰负责商品信息录入与管理,操作智能设备核对库存、更新价签,还热心为顾客解答商品位置等问题。在数字化操作与服务实践里,提升了对现代零售运营模式的了解,锻炼了沟通和应变能力,体会到基层工作连接供需两端的重要意义。
第四天的挑战,让队员们在不同岗位积累实践经验,感悟到劳动的价值与不易。从体力付出到服务沟通,从流程执行到问题应对,大家在平凡工作中打磨自我,为后续挑战积累能量,也以青春姿态践行医学生走出书本、扎根生活的成长之路。
逐梦山海队带病坚持、琅琊智管队高效协作、星火逐梦队高温奋战、星火东营队坚守岗位……一幕幕闪光瞬间见证青春的真实底色:不是一帆风顺的闪耀,而是逆境中不退缩的坚持。接下来的征程中,这份历练沉淀出的坚韧与责任,将继续引领队员们踏浪而行。
撰稿:各队伍
摄影:各队伍